2018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数理系432统计学[专业硕士]之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简要说明伯特兰模型中价格博弈均衡的纳什均衡解,并说明什么是伯特兰悖论?
【答案】设市场上只有两家厂商,所生产的产品完全相同(即成本函数完全一样:生产的边际成本=单位成本=c,固定成本为零)。市场需求为,从而企业1的利润函数为:
即企业1的定价若高于企业2,则企业1会失去整个市场; 若企业1的定价低于企业2,会得到整个市场; 定价相同时,两者平分市场(
家企业总有动力去降价,直到其次,在时,每家企业获得
,而另一家企业
时,去增加利润,因为若所以,
当另一家企业选择
出现,i=1, 2否则利润为负,都不会生产)。 就会有亏损。 的利润,即零利润。它们不可能通过改变价格i 会失去整个市场; 若时,,则企业会亏损。实质上己使各家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了。同理,不可能首先,若两家企业进行价格竞争,因为定价低会拥有整个市场而定价高会丧失整个市场,所以每为止。若的情况。由以上证明过程可知,选择价格的策略是一个纳什均衡。
根据伯特兰均衡可知,只要市场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则没有一个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市场价格来获取垄断利润。但事实是,市场上企业间的价格竞争并没有使均衡价格降到边际成本的水平上,而是高于边际成本,企业仍获得超额利润,这就是伯特兰悖论。
2. 简述市场效率的限制。
【答案】(l )市场效率主要是指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而取得的效益。西方经济学中通常以帕累托最优来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如果经济处于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这时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使其他人福利受到损害的条件下使自身福利水平提高,此时称资源配置是有效的,或者说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完全竞争下,市场能够充分有效地配置资源。
(2)由于垄断、外部性、非对称信息及公共品等因素,市场效率会受到限制。
①垄断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自由的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垄断。垄断行业缺乏效率,垄断厂商的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其市场价格高于成本。
同时,垄断行业中的技术停滞、寻租等现象,会造成更大的社会成本。但是,垄断对于一些行业来说可能比过度竞争更有益,如大多数自然垄断行业就不适合厂商竞争。
②外部性影响的存在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一一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在存在外部影响的条件下,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机会并不能实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存在巨大的交易费用; 很难避免搭便车的现象; 势力的不对称性。
③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常有供给不足的现象。对于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私人多不愿意提供或充分提供,因此其产量常低于最大社会福利产量,进而影响经济。可以排他的公共物品常有利用不足的现象:非排他性并不代表所有公共物品都不能排他,有些公共物品是可以排他的。一种可以排他的公共物品如果只供付费的人享用,常会出现利用率偏低,造成浪费而影响效率。
④信息的非对称性是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 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并且还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此外,不完善市场、经济波动、收入分配不公等也会导致市场的低效率。
3. 试述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
【答案】由于消费者拥有的资源总是一定的,全部既定资源中除去供给市场的生产要素外,余下部分自用,因而要素供给问题实际是消费者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平上将其全部既定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用。
(1)要素供给者(消费者)遵循的是效用最大化原则,即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
(2)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和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即: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上式可简化为:
,即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3)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是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
所带来的效用增量。自用资源的效用是直接的。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可表示为:
4. 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
【答案】委托——代理间题产生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二者的利益不一致甚至出现完全不同的情形。委托人委托代理人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一些事物,并支付给代理人相应的报酬。由于代理人的利益往往与委托人的利益并不一致,有时甚至可能完全不同,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情况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委托人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监视代理人的一举一动,即使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也可能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更何况,在许多场合,监督本身也许都不
可能。因此对于委托人来说,如何确保代理人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的问题就是委托一代理问题。
5. 简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与利润最大化条件的关系。
【答案】(1)要素的最佳组合是指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在现实的生产经营决策中,要素的最优组合又具体表现为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在成本既定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二是在产量既定条件下,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但无论哪种情况,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条件都是
。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厂商来说,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既定的,厂商可以通过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实现最大的利润,这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如下:
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Q=f(L , X )。既定的商品价格为P ,既定的劳动价格和资本价格分别为w 和r ,π二表示利润。厂商的利润等于收益减去成本,即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根据上述两式,可得:
这和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相同的。因此,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6. 一厂商生产某产品,其单价为15元,月产量200单位,产品的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平均不变成本为5元。试求准租金和经济利润。
【答案】由题设可知:P=15,Q=200,A VC=8,AFC=5,则有:准租金为
经济利润为:
由此可见,准租金与经济利润是不等的。
7. 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是阿罗分析市场一般均衡时得出的一个定理。其结论为:试图找出一套规则(或程序),从一定的社会状况下的个人选择顺序中推导出符合某种理性条件的社会选择顺序,一般是办不到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包含两项重要假设:每个人的偏好是可以排列的; 每个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