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潍坊医学院药学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源因子
【答案】内源因子是胃幽门黏膜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维生素被吸收,
且不被肠细菌破坏。缺乏内源因子可导致维生素
2. 最适pH 。
【答案】酶的最适pH 是指酶促反应过程中,当促反应速度减慢。
3. 转座子(transposon )。
【答案】转座子是指可以在同一 DNA 分子的不同位置或者不同DNA 分子之间发生转移的DNA 序列。
4. 促进扩散。
【答案】促进扩散是指不需要消耗代谢能量,小分子物质利用膜两侧的电化学势梯度而通过膜上的载体蛋白或离子通道进行转运的方式。
5.
逆转录
【答案】
逆转录
毒的复制形式,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
6. 主动运输。
【答案】主动运输是指细胞消耗代谢能量,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运输物质跨膜的运送方式。它需要膜上有特殊的载体蛋白存在,和一个自发的放能反应相耦联。 7.
编辑
【答案】
编辑是指在基因转录产生的
编辑。
分子中,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置换,
基因转录物的序列不与基因编码序列互补,使翻译生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于基因序列中的编码信息,
这种现象称为
8. G 蛋白(Gprotein )。
又称反转录,是以
为模板合成
的过程,是
病
只有与它结合才可能透过肠壁的缺乏。
时的环境pH 值,高于和低于此值,酶
【答案】G 蛋白(Gprotein )是一种界面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内侧,并由3个亚基组成鸟苷酸结合蛋白。当该三聚体与GTP 结合后,亚基被释放。
亚基组成二聚体可以分别激活
或抑制
下游信息通路上的靶蛋白。
二、问答题
9 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代谢所产生的氨有哪些出路?在动物体内和植物.、微生物体内有何不同?
【答案】
由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代谢所产生的物体内
,用的
既是废物,又是氮源。在植物和某些微生
贮存于体
的能力,但重新利
作为氮源而贮存占很重要的地位,
主要是生成谷氨酰氨和天冬酰胺将仅占代谢中所产生的游离
内,
再用于嘌呤、嘧啶、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人和动物也有上述重新利用
的少部分。游离氨是有毒物质,脱氨作用所产生的氨在动
物体内不能大量积存,绝大部分是向体外排泄。各种动物排氨的方式不同,有的动物如鱼类可直接排氨,有的动物则要把氨转变成其他形式的含氮化合物再排出体外,如鸟类排尿酸,人和其他哺乳动物在肝脏中经鸟氨酸循环将氨转变成尿素后再排出体外。
10.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是某一种蛋白质与自身的mRNA 结合而阻止自身的翻译。这实际上是一种翻译水 平上的反馈。试提出其他形式的反馈,同样也能导致某一种蛋白质量的降低。
【答案】蛋白质作为自身基因的阻遏蛋白,与自己的启动子结合,从而阻止自身的转录;蛋白质与自己的mRNA 结合,从而促进自身mRNA 的水解。
11.如果草酰乙酸和酮戊二酸均被用于氨基酸合成,那么三羧酸循环将如何正常进行?
【答案】
草酰乙酸和
酮戊二酸是TCA 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因此必须得到补充。生物体内,
酮戊二酸可
可以通过丙酮酸羧化生成草酰乙酸,催化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在TCA 循环中,以通过草酰乙酸得来。
12.ApCpCpCpCpApGpGpGpUpUpUpApGpUpCpCp
(1)用牛胰核糖核酸酶完全降解,得到的产物是什么? (2
)用核糖核酸酶
完全降解,产物是什么?
和嘧啶碱的
与戊糖的
形成N-糖苷键。有两种戊糖,磷酸基与
(3)用碱完全水解,产物是什么? 【答案】
核酸嘌呤碱的
糖可形成磷酸酯键,所有这些糖苷键和磷酸酯键都能被酸、碱和酶产解。
(1)产物是ApGpGpGpUp+ApGpUp+ApCp+5Cp+2Up
牛胰核糖核酸酶简称RNasel , 它只作用于RNA ,是具有极高专一性的酶,其作用点为嘧啶核苷-3’-磷酸与其他核苷酸之间的连键,产物为3’-嘧啶核苷酸,或以3’-嘧啶核苷酸结尾的寡核苷酸。在给定的核苷酸序列中,其作用位点如下所示:
(2
)产物是
核糖核酸酶T1具有比RNasel 更高的专一性。
它的作用点是之间的连键,
产物为以
鸟苷酸与其相邻核苷酸的
鸟苷酸为末端的寡核苷酸,
或鸟苷酸,在给定的核苷酸序列中,其作
用位点如下所示:
(3)
产物是四种核苷的
解。RNA
的核糖上有
和
磷酸混合物,
或
核酸用碱水解时,一般来说只是RNA 的磷酸酯键易被水解,而DNA 的磷酸酯键则不易被水
基,在碱的作用下形成磷酸三酯。磷酸三酯极不稳定,随即水解,产
生核苷
环磷酸酯。该环磷酸酯继续水解产生
核苷酸和核苷酸。
13.从一种植物叶中得到了粗细胞提取液,每毫升含蛋白质32mg ,在提取条件下
,的催化反应速率为
,将饱和度取50ml 提取液,用硫酸铵盐析分析
测定其反应速度为
再溶于10ml 水中,此溶液的蛋白质浓度为50mg/ml, 从中取出
计算:
(1)提取过程中,酶的回收百分率; (2)酶的提纯倍数。
【答案】酶的提纯常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把酶制剂从很大体积缩到较小体积;二是把制剂中大量的杂质蛋白和其他大分子分离出去。本题采用的是盐析法。为了判断分离提纯的优劣,一般用两个指标来衡量:一是总活力的回收,二是比活力提高的倍数。
粗提取液:蛋白质浓度=32mg/ml,50ml 提取液含总蛋白质=50X32=1600mg。蛋白质的活力单位数
=
,现取
_
则所含蛋白质
则比活力:二活力单位数/
蛋白质
14/32U/mg
总活力
. 提取液
的沉淀物,
提纯液:蛋白质浓度=50mg/ml, 10ml 提纯液内含总蛋白质=50X10=500mg。蛋白质的活力单位数=0.65pmol/min, 现取10叫,则所含蛋
白质则比活力2=活力单位数/蛋
白质
=65/50U/mg
所以酶的回收百分率=总活力2/总活力产[(65/50)×500]/[(14/32)×1600]=93%。酶的
提纯倍数=比活力2/比活力产(65/50)/(14/32)=3(倍)。
14.在很多酶的活性中心均有His 残基参与,请解释。
【答案】酶蛋白分子中组氨酸的侧链咪唑基pK
值为
在生理条件下,一半解离,一
半不解离,因此既可以作为质子供体(不解离部分),又可以作为质子受体(解离部分),既是酸,又是碱,可以作为广义酸碱共同催化反应,因此常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
15.线粒体在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主要是在线粒体上进行的。在呼吸链中,酶和辅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其中传递氢的称为递氢体,传递电子的称为递电子体。呼I
吸链由线粒体内膜上的五种复合体(复合蛋白)组成,它们是复合体(氧化酶,
辅基为
和
)、复合体II (琥珀酸-Q 还原酶,
辅基为
和
胞色素还原酶,辅基为血红素b
、血红素
和
还原酶,又称)、复合体(细
)、复合体IV (细胞色素氧化酶,辅基为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