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通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两种或几种语言混合而成的临时交际语叫做,这种临时交际语如果作为母语传递给后代进一步学习所形成的混合语就是。

【答案】洋泾浜; 克里奥尔语

【解析】“洋泾浜”是出现在世界好多通商口岸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只有口头形式,用于和外国人交往的特殊场合。在一定条件下,洋泾浜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变成了混合语,又称克里奥尔语。

2. 与元音相比,辅音的特点是______。

【答案】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

【解析】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如b , m , f , d , k 等;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日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例如a , o , e , i , u 等。发音时受到阻碍是辅音与元音相比最主要的特点。另外,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气流较强,声带不一定颤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气流较弱,声带颤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3. 词汇的核心部分是______词汇。

【答案】基本

【解析】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它包含的词比一般词汇中的词少,却很重要,它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其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和全民常用性的特点。

4. 从词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一般是旧义的______、______或转移。

【答案】扩大; 缩小

【解析】词义演变的途径主要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三种。

5. 汉语单纯词的读音通常是______个音节。

【答案】1

【解析】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这种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其中以单音节为主,如:“天、江”等; 也有双音节的和多音节的,如:“崎岖、橄榄、蝴蝶、咖啡、乒乓、姥姥”等。

6. 规范的简体字以《_____总表》为准。

【答案】简化字

【解析】《简化字总表》是我国最终进行汉字简化后的总表。它是国务院于1964年总结归纳而成,1986年重新公布时又对个别字作了调整,使简化字的总数增加到2235个,是人们学习简化字的标准。

7. 汉语最常见的构词方式是_____。

【答案】复合式。

【解析】现代汉语词汇中由两个语素组合成的合成词占绝大多数,而合成词中以复合式的构词方式为最主要,它至少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组合在一起构成,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主要有联合、偏正、补充、动宾、主谓五种类型。

8.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是( )。

【答案】a[a]

【解析】发a 音时,口大开,舌位低,舌头前伸。唇形不圆。

9. 有些词很难翻译成外语,这说明词义具有性。

【答案】民族

【解析】同类事物,在不同的语言里用什么词、用几个词来表示可以不同,词义概括的对象

,语范围也可以不同,它体现了词义的民族性。例如英语中的car 一经借到现代汉语便成了“卡”

音上有变化,词义上也有变化。car 指汽车、电车以及车厢等,现代汉语的“卡”则专指载重的大汽车。词义不仅在理性意义上有民族性,在附加色彩上也可以显示出民族性。例如“狗”在现代汉语中指人时都是有贬义的,而在英语中小部分具有贬义,大部分没有贬义,甚至有褒义,因此词汇具有民族性,很难翻译成外语。

10.从主语和谓语的意义关系上看,可以分为施事主语,例如_____; 受事主语,例如_____和中性主语,例如_____。

【答案】小鸟拍打着它的羽毛; 这孩子我也疼他; 这件事不能怪他

【解析】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很复杂,主语可以粗分为施事、受事、中性三大类。施事主语是指主语表示发出动作、行为的主体; 受事主语是指主语表示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也就是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中性主语是指主语表示非施事、非受事的人或事物。

二、判断题

11.韵尾都是由辅音充当的。

【答案】错误

【解析】复元音韵母中的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i , u 两个,只表示复元音韵母滑动的最后方向。

12.汉字的某些部件可以单独成字。

【答案】正确

【解析】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部件。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现代汉字中的部件,按照现在能否独立成字划分,可以分为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两类,成字部件现在一般可以独立成字,如“山、石、田、人”等。非成字部件现在一般不能独立成字。如“字”中的“宀”等。

13.“猩猩”是单纯词,“哥哥”是合成词:

【答案】正确

【解析】单纯词是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合成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猩猩”是一个语素,而“哥哥”是两个语素。

14.“臧”的笔画是14笔。

【答案】正确

【解析】“减”的笔顺是横撇折横撇横竖折横竖折折撇捺,所以笔画共有14画。

15.动词可以修饰名词。

【答案】错误

【解析】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不能修饰名词。名词一般由形容词修饰,区别词、数量词也可以修饰名词。

16.“一……十”这十个数字中,古入声字有五个,分别是“一六七八十”。

【答案】正确

【解析】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了元代时,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就是现在的一声和二声,上声有一部分字归并到去声里,剩下的是现在的三声,去声和由上声归并的一些字是现在的四声,古代的入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

17.“连门儿也没有”一共有六个音节。

【答案】错误

【解析】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连门儿都没有”中“门”儿化,所以自然感到的音节有五个。

18.“雨”和“瓜”都是象形字,“甘”和“明”是会意字。

【答案】错误

【解析】象形是指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称为象形字,如“雨”、“瓜”。会意是指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称为会意字,如“明”。而“甘”是指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