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实验中,支持情绪先天获得的经典实验是( )。

A. 华生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

B. 哈罗德恒河猴依恋实验

C. 沙赫特的认知激活实验

D. 阿诺德的认知激活实验

【答案】B

【解析】哈罗德采用恒河猴作为被试进行的依恋研究证明情绪先天获得的观点,证明接触安慰对幼猴与母猴间依恋关系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 有人说在游戏中,终于实现自己统领世界的愿望。这正好印证了( )的游戏理论。

A. 皮亚杰

B. 桑代克

C. 霍尔

D. 弗洛伊德

【答案】D

【解析】①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②皮亚杰认为儿童进行游戏是由其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来决定的。③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④霍尔提出了复演说,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

3. 记忆术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为它改善了长时记忆中信息的( )。

A. 获得

B. 存储

C. 提取

D. 组织

【答案】D

【解析】记忆术是通过形成内容中实际上不存在的联系来帮助长时记忆编码的策略。而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有:按语义类别编码:以言语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主观组织。所以,记忆术应该属于其中的主观组织。

4. 按照卢文格的观点,自我发展既不单纯是序列的,也不单纯是类型的,而是二者的综合,称为( )。

A. 毕生发展说

B. 发展类型说

C. 简单序列说

D. 综合类型说

【答案】B

【解析】按照卢文格的观点,自我发展既不单纯是序列的,也不单纯是类型的,而是二者的综合,即发展类型说:自我的发展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

5. 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 )。

A 构造主义

B. 机能主义

C 人本主义

D. 行为主义

【答案】D

【解析】行为主义反对以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主张以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都以意识作为研究对象,所不同的是前者主张研究意识的

成分,而后者主张研究意识的功能。人本主义则主张以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6. 根据唐德斯的ABC 法,辨别时间应是( )。

A. 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B. 选择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C. 辨别反应是减去选择反应时

D. 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

【答案】A

【解析】唐德斯减数法反应时的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而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并把反应分为即A , B , C 三种反应。A 反应,又称简单反应,是反应的基线时间; B 反应,又称选择反应时,它包括基线时间十刺激辨别时间+反应选择时间; C 反应,又称辨别反应时,它包括基线时间+刺激辨别时间。所以辨别时间等于C-A , 即辨别时间是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7. 在纸上画一幅画,即使把这张纸撕成两半,人们也能大致知道画的内容,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

A. 知觉的整体性

B. 知觉的恒常性

C. 知觉的选择性

D. 知觉的理解性

【答案】D

【解析】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作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从背景中分理处对象的过程。 8. 学生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景图,这种心理现象是( )。

A. 想象

B. 记忆

C. 注意

D. 思维

【答案】A

【解析】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 9. 即使一个刺激被有意忽视,注意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分配到该刺激并影响其此后的加工。研究这种现象的实验范式是( )。

A. 搜索范式

B. 双侧任务范式

C. 负启动范式

D. 整体一局部范式

【答案】C

【解析】搜索范式研究注意如何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及注意如何在不同的感觉通道之间转移。双侧任务范式主要研究注意从目标区域到附近区域分散程度。整体一局部范式研究注意过程和感觉特征(如尺寸和空间频率)之间交互作用。

10.某初中招收600名新生后,进行了一次分班考试。按照考试的功能,这次考试属于( )。

A. 诊断性评估

B. 形成性评估

C. 安置性评估

D. 终结性评估

【答案】C

【解析】在教育领域,可以借助心理与教育测验的资料,作为按能力和成绩分班的依据,为分类教育因材施教提供条件,这属于安置人员方面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