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物理化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将沉能力最强。
【答案】因KI 溶液的体积大于优先吸附离子而带负电。所以
溶液的体积,即
过量。二者混合后,形成的
微粒
溶胶胶团的结构式为
的
溶液与
溶液混合生成碘化银溶胶。这几种电解质中何者对该胶体的聚
请写出碘化银溶胶的胶团式,并说明
因为该胶粒带负电,所以电解质正离子对溶胶聚沉起主要作用。四种电解质的阳离子中,对聚沉起主要作用。又由于和溶胶具有同样电荷的离子能削弱反离子的聚沉能力,且价态高越高,削弱作用越强,故
2. 兰缪尔
【答案】
的聚沉能力强于
即四种电解质中.
的聚沉能力最强。
吸附等温式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写出该等温式并指出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等温式的基本假设:单分子层吸附,吸附为动态平衡,吸附态分子间无相
其中
实验温度及压力P 下的平衡吸附量;
饱
互作用,吸附表面均匀;
和吸附量;b :吸附系数;P :吸附压力。
3. 在两个充有溶液的容器之间是一个
多孔塞,塞中细孔道充满溶液,在多来代替溶液代替
孔塞的两侧放两个接有直流电源的电极。问溶液将向什么方向移动?当以
溶液时,溶液在相同的电压之下流动速度变快还是变慢?如果用
溶液,溶液流动的方向怎样?
【答案】(1
)因多孔塞吸附(2)当以(3)用
来代替
溶液代替
带负电,所以溶液带正电,向负极方向移动。 的
溶液时,电位下降,溶液移动变慢。
而带正电,溶液带负电,向正极方向移动。
溶液时,多孔塞吸附
4. 化工生产中经常有副反应发生,即动力学中的平行反应。例如反应
只有B 和C 是目标产物。现设两个反应级数相同,指前因子近似相等,且与温度无关
,
(1)画出这两个反应的
的示意图;(2)比较两个反应速率的大小;(3)为
减少产品分离的成本,应尽量提高产品中B 和C 的浓度,你认为可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1)由如下图所示
的关系
公式可知
由题意知
则两个反应
(2)由图可知,
相同温度下
反应(1)及(2)的反应物相同,级数相同,指前因子近似相等,且与温度无关,由
公式可知,反应(2)的速率恒大于反应(1)的速率。或者直观来理解,由于活化能的物理意义可以分析得到,反应物相同的平行反应,活化能低的反应速率快。
(3)由图可知
,
增加比增加更快一些,所以升高温度对反应(1)有利。但是由于相同
温度下总有
因此单纯升温不可能使
的浓度超过
根本的解决办法是选择适当的催
化剂,增大反应(1)的速率。
5. 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感温元件(如水银接触温度计)的灵敏度、电子继电器的灵敏度、搅拌器的效率、加热器的功率大小匹配、槽体保温性能。
6. 物系的
是否有可能大于
【答案】有可能。根据下,
加反而增大,即
>0,故
总大于
的关系式:此时
一般情况
但有些系统如液体水在0°C 至3.98°C 其密度随温度的增
二、计算题
7. 在等熵条件下,将1mol 理想气体不变,降温至15°C , 求整个过程的
【答案】分析过程
因为
所以,
其中
从15°C 、
压缩到
然后保持体积
理想气体在绝热可逆过程中,满足
求得:所以
由
得出_
8. 某溶胶中粒子的平均直径为4. 2 nm, 黏度
(1)298 K时,胶体的扩散系数;
(2)在1.0 s时间内,由于Brown 运动胶粒沿x 轴方向的平均位移。 【答案】(1)根据扩散系数的表示式
(2)根据
位移方程
9. 在膜电势为
(1)膜内的
试计算:
下,一半透膜内,有的很稀盐酸水溶液,其中溶有的一元大分子酸,由膜内外H 浓差引起的
+
假设它完全解离。膜外是
值;
的纯水,达到渗透平衡时,膜外
假设溶液为理想溶液,试计算:
(2)该大分子物的摩尔质量。 【答案】(1)由
电势得计算公式可得:
(2)由
平衡条件:
解得
忽略盐酸引起的浓度变化,渗透平衡时,膜内外
的浓度之和即为膜内大分子酸的起始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