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管理系音乐艺术管理基础理论之《管理学原理》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判断题
1. 梅奥试验得到的结论是,人是“经济人”。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梅奥试验得到的结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具体内容如下:
(1)霍桑试验
梅奥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即霍桑试验。该试验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年);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年8月一1928年4月); 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1928一1931年); 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1932年)。
(2)试验结论
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科学管理学派认为金钱是刺激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把人看作经济人。梅奥认为,工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这就构成一个体系,称为“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它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其成员的行为。古典管理理论仅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是有欠缺的。非正式组织小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
③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如果满足度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就高,生产率就高。
因此,梅奥试验得到的结论是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
2. 合乎道德的管理主要是为了企业获利。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企业是一个以营利为日的的社会经济组织。合乎道德的管理并不主要是为了使企业获利,而是使企业获得一种长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具体原因如下:
(1)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且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
(2)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有时,为了社会整体的利益,甚至不惜在短期内牺牲组织自身的利益。
(3)合乎道德的管理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合乎道德的管理者知道,组织与利益相关者是相互依存的。
(4)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日的。组织行为的日的是为了人。
(5)合乎道德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
(6)合乎道德的管理具有自律的特征。有时,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能唤醒人们的良知和羞耻感、内疚感,从而对其行为进行自我调节。
(7)合乎道德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组织的价值观不是个人价值观的简单汇总,而是组织所推崇的并为全体(或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
因此,合乎道德的管理部分目的是为了企业获利。
3. 矩阵型组织的特点是横向为职能部门,纵向为各部门成员组成的项目小组。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矩阵型组织的特点是纵向为职能部门,横向为各部门成员组成的项口小织。矩阵型组织的具体内容如下:
(1)定义
矩阵组织是一种由纵横两套系统交叉形成的复合结构组织,它的纵向的是职能系统,横向的是为完成某项专门任务(如新产品开发)而组成的项目系统。项目系统没有固定的工作人员,而是随着任务的进度,根据工作的需要,从各职能部门抽人参加,这些人员完成了与自己有关的工作后,仍回到原来的职能部门。
(2)优点
①把职能分工与组织合作结合起来,从专项任务的全局出发,促进组织职能和专业协作,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②把常设机构和非常设机构结合起来,既发挥了职能机构的作用,保持常设机构的稳定性,又使行政组织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与变化的环境相协调;
③在执行专项任务组织中,有助于专业知识与组织职权相结合;
④非常设机构在特定任务完成后立即撤销,可避免临时机构长期化。
(3)缺点
①组织结构复杂,各专项任务组织与各职能机构关系多头,协调困难;
②专项任务组织负责人的权力与责任不相称,如果缺乏有力的支持与合作,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③专项仟务组织是非常设机构,该组织的成员工作不稳定,其利益易被忽视,故他们往往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4. 分工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所以分工越细,效率就越高。
【答案】F
随着生产社会化,一个企业不可能做到一个产品各个生产环节的高效率,为了提高效率和效益,就要把自己不擅长的部分分化出去给擅长的组织去做。但这并不意味着分工越细,效率越高。效率=产出/投入,即效率是由生产投入和产出的比值决定的。与分工的的细致与否没有必然的关系。
5.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是建立在组织内的个体对自己行为有选择权的假设基础之上的。
【答案】F
期望理论的基础是自我利益,它认为每一员工都在寻求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期望理论的核心是双向期望,管理者期望员工的行为,员工期望管理者的奖赏。期望理论的假设是管理者知道什么对员工最有吸引力。期望理论的员工判断依据是员工个人的感觉,而与实际情况不相关。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只要员工以自己的感觉确认自己经过努力工作就能达到所要求的绩效,达到绩效后能得到具有吸引力的奖赏,他就会努力工作。
二、单选题
6. 下列哪一种情况最不应该采取群体决策方式( )
A. 确定长期投资于哪一种股票
B. 决定一个重要副手的工作安排
C. 选择某种新产品的卜市时间
D. 签署一项产品销售合同
【答案】D
7. 在以下关于“沟通”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沟通包括日头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B 眼神和服饰是“肢体语言沟通”的例子
C. 沟通经过发送、传递、接收,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D. 沟通的第一个步骤是编码
【答案】C
【解析】单项沟通经过发送、传递、接收即完成了沟通过程,双向沟通还要有信息的反馈过程。沟通是个动态的过程。
8. 现有很多公司实行了弹性工作制,员工可以自行安排工作时间,甚至有的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可以利用公司提供的互联网等资源在家里办公。这样他们对工作和个人的家庭、社交生活也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必须每天去公司上班的。你认为该公司的管理者所持有的对人的认识主要是倾向于哪一种? ( )。
A. X理论
B.Y 理论
C. Z理论
D. 社会人
【答案】B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