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中心871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组织精神

【答案】组织精神是指组织经过共同奋斗和长期培养所逐步形成的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共同心理趋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组织精神是现代意识与组织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以)一歌、)一训、j 一规、)一徽等形式表现出来,是组织经营宗旨、价值准则、管理信条、发展规划的综合体现,是构成组织文化的基石。

组织精神是指导组织运作的哲学思想和主导意识,通过领导者的引导、宣传、教育、示范以及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它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素养和精神风貌,是凝聚组织成员的精神动力。

2. 效益原理

【答案】效益原理就是在管理中讲求实效,使管理制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利用最小的投入或消耗,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效益,对社会做出贡献。“效益”包括“效率”和“有用性”两方面,前者是“量”的概念,反映耗费与产出的数量比; 后者属于“质”的概念,反映产出的实际意义。

3. 概念技能

【答案】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者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者较为不重要。概念技能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技能。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作一个整体,并且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了解组织内部各部分是怎样相互作用的,能预见组织在社区中所起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作用,知道自己所属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其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概念技能。很强的概念技能为管理者识别问题的存在、拟订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挑选最好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提供了便利。

4. 目标

【答案】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期间想达到的最终成果。一个完整的目标,首先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其次,目标应当是可以度量的,通常可以用一个或者是一组数量指标来表示。

日标的特点:①组织的目标是一个层级体系; ②组织的日标要构成一个有机的网络; ③目标是多样

的。

目标一旦明确,管理人员就必须完成两项工作:①通过计划工作将目标分解; ②协调统一,使企业组织的各种愿望尽可能地与所明确的目标统一起来。

目标的性质:①目标的层次性; ②目标网络; ③目标的多样性; ④目标的可考核性; ⑤目标的可接受性; ⑥日标的挑战性:⑦目标的信息反馈性。

二、简答题

5. 比较科学管理理论与一般管理理论,如何看待他们的贡献与不是?

【答案】科学管理理论和一般管理理论都属于古典管理理论。

(l )科学管理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学者弗雷德里克泰罗。泰罗在20世纪初从作业管理和组织管理两方面对管理问题进行I 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主要观点就是极力主张将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用各种标准和制度取代传统的经验和习惯,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工作效率。科学管理理论改变了管理的发展历史,它的出现标志着管理科学的形成。

(2)一般管理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管理学者亨利·法约尔。法约尔跳出了泰罗将管理研究的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生产的狭小领域,从组织高层的角度研究管理的一般原理和原则,提出了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5大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在更高的层次上弥补了科学管理理论的不足,使管理理论更加系统化。

(3)科学管理理论和一般管理理论都是古典的管理理论,它们不仅都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现代的管理学理论的基石; 还对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4)科学管理理论与一般管理理论的不足

①研究的范围比较小,内容比较窄,侧重于生产作业管理。

②对人性假设存在局限性,如科学管理理论认为人仅仅是一种经济人,这无疑限制了泰勒的视野和高度。但这些也正是需要泰勒之后的管理大师们创建新的管理理论来加以补充的地方。 ③忽视了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影响。

6. 在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包括几个方面?

【答案】在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包括5个方面:

(1)生产一种新的产品;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

(5)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三、案例题

7. 李英现己进入了40岁的年龄。回首这二十几年的奋斗历程,很为自己早年艰苦而又自强不息的日子感叹不己。想当初自己没有稳定的工作就结了婚,妻子是位孤女,有父母留下的一幢虽然面积不小但很破旧的平房。妻子在待业之中,俩人常为生计发愁。后来,李英在某企业找到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并很快地被提拔为工段长,接着又成为车间主任,进而升为生产部长。他记得那段日子对他个人和公司来说,都是极重要的转折。他没命地为公司工作,很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感到自豪。他的付出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他的工资收入己相当可观了,更重要的是,他在不断的提拔、升级中得到了他妻子很为他感到自豪的权力和地位。有段时间,他自己也沾沾自喜过,可现在细细想来,他觉得自己并没有成就什么,心里老是空落落的。他现在是企业生产的总指挥官,可他看着企业一年比一年不景气,很想在开发新产品方面为企业做些更大的贡献。可他在研究开发和销售方面并没有什么权力。他多次给企业领导提议能否变革组织设计方式,使中层单位能统筹考虑产品的生产、销售及研究开发问题,以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力。可领导一直就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所以,李英想换个单位,换个职务不要太高,但能真正发挥自己潜能的地方。可自己都步入中年了,“跳槽”的决定又谈何容易。

问题:

(1)请运用有关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对李英走过历程中所体现的个人需要的满足情况以及他目前的困惑心境做一分析。

(2)如果李英有意跳槽到你所领导的单位来工作,根据“双因素”理论,你应该在哪些方面采取措施以吸引他并给他提供所看重的激励? 请说明具体理由。

【答案】(1)马斯洛激励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重要程度,分为五个层次:①生理的需要。指人类维持基本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上的需要。如食物、水、衣着、住所、睡眠及其他生理要素; ②安全的需要。指人类免除各种危险和威胁的需要。包括免受身体及情感伤害和保护职业、财产、食物及住所不受威胁的需要; ③社交的需要。指人类在感情和归宿方面的需要; ④尊重的需要。指人们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工作、人品、能力、情感等力面予以肯定;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们希望在工作卜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五种需要之间存在递进规律,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动。

马斯洛还将五种需要划分为高低两级。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于低级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级需要。低级需要主要从外部使人满足,高级需要主要从内部使人满足。 通过对马斯洛激励理论的应用对李英走过历程中所体现的个人需要的满足情况以及他目前的困惑心境进行分析:①开始,李英没有稳定的工作就结了婚,又加上妻子待业,为了生计,他找了一个工作,根据马斯洛激励理论可知,该工作满足了其生理需要; ②在以后工作的日子里,他努力工作,不断地被提拔,很高兴自己成为了公司的一分子,这段过程正是该工作满足了其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 ③地位的不断上升,工资的不断上涨,使得妻子对他的地位和权力感到自豪,从而满足了他的自尊需要。

由于马斯洛的激励理论是从低级到高级,当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高级需要就成为他最急需的需要。对于案例中的李英,他已经得到了前四种需要的满足,因此自我实现需要变成了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