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82中级财务会计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答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十该资产的使用寿命; 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 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等等条件。因此,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融资租入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上就应当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列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2. 持有至到期投资
【答案】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企业购入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国债和企业债券等各种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的债券,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例如,按付息情况可以分为分期付息债券与到期一次付息债券。
3. 权益法
【答案】权益法是指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以投资成本计量,在投资持有期间则要根据投资企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相应调整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4. 可变现净值
【答案】可变现净值是指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其实质上是指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环境下可获得的未来净现金流入,而不是存货的售价(市价或者合同价)。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应有可靠的证据,一方面要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另一方面要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实务中,企业应对直接销售的存货和用于生产的存货分别确定可变现净值。
二、简答题
5. 管理者在对公司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完全成本法而非变动成本法,那么将会对价值链的哪些环节产生不利影响? 其不利影响分别是干什么?
【答案】完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相比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为生产产品而耗费的全部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随着产品的流转而结转:而变动成本法则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部分视作当期的期间费用,随同销售和管理费用一起全额扣除,而与期末是否结余存货无关,产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变动制造费用。
由于存在上述的不同使得两种方法的存货估价及成本流程不同。采用完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参与期末成本的分配,这样,已销产品、库存产成品及在产品均“吸收”了一定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因此,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计价必然高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存货计价。
其次,采用完全成本法得出分期损益不同。由于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导致两种计算方法下损益表的基本结构也有所差异。在产销量不平衡的情况下,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当期税前利润,往往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当期实际发生的费用,会出现“销售量下降而只是由于产量大幅度上升导致利润不减反增”这样一种极端不正常的现象。这种信息会导致企业盲目生产,其结果是造成产品积压,而产品积压不仅会导致资金长期占压和保管成本上升,还可能会导致产品的永久损失,如折价、毁损、报废等。
此外,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必须进行分摊,易产生主观臆断性。相反,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被全部作为期间成本而从贡献毛益中一笔扣除,从而省却了各种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分摊工作,不仅大大简化了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而且避免了各种固定性制造费用分摊中的主观随意性。
6. 什么是成本性态? 全部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分为哪几类? 请分别说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所有特点。
【答案】(1)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总量(产量或销售量)的依存关系。
(2)成本按性态可
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3)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业务总量变动的影响,但单位业务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却直接受业
务总量变动的影响。固定成本又被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
①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为选择性固定成本或者仃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如广告费、职工教育培训费、技术开发费等。这些成本的基本特征是,其数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作出的决策。
②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因而也称为承诺性固定成本,如厂房及机器设备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房屋及设备租金、不动产税、财产保险费、照明费、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等。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固定成本,其支出数额的大小只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质量,因而具有很大的约束性,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不能改变其数额。
固定成本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定条件的,或者说是有范围的。这种限定条件或者说范围在管理会计中叫做“相关范围”,表现为一定的时间范围和一定的空间范围。就时间范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具有固定性; 就空间范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业务量水平内具有固定性。
(4)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薪金等。变动成本的总量随业务量的变化呈正比例变动关系,而单位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则是一个定量。
变动成本也可以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约束性变动成本:
①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如按产量计酬的工人薪金、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的销售佣金等。这些支出的比例或标准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
②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这类成本通常表现为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以直接材料成本最为典型。
变动成本的变动性,即“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也有其相关范围。也就是说,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这种正比例变动关系(即完全线性关系)只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能实现,超出这一业务量范围,两者之间就不再是这样一种正比例变动关系。
7. 什么是重大影响?若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低于20%,一般被认为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在出现哪些情况后就可被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
【答案】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一般,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中派有董事,或能够参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的制定,则对被投资企业形成重大影响。被投资企业如果受到投资企业的重大影响,一般称为投资企业的联营企业。
在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或以上表决权资本,但未形成控制或共同控制的,可以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投资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