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 A.耕牛的极度缺少
B . B.精耕细作的需要
C . C.冶铁技术的落后
D . D.小农经济的局限

已知甲醇-水溶液中(按质量分数计),甲醇占90%,水为10%,求此甲醇溶液在293K时的密度近似值为()kg/m。(293K时,甲醇密度为792kg/m,水的密度为998kg/m) 809.7。 709.7。 609.7。 509.7。 《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该史书记载的水利工程是() 灵渠。 郑国渠。 都江堰。 井渠。 西汉的《汜胜之书》载:“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东汉的《四民月令》则说:“凡种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主要说明() A.古人根据节气探求最佳播种时间。 B.两汉时期比较重视对小麦的种植。 C.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已形成。 D.稻麦轮作制在两汉时期已被推广。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这得益于水利工程() A.都江堰。 B.郑国渠。 C.漕渠。 D.灵渠。 反应器每小时进料6t,进过反应够生成MTBE2.3t,有()kcal/h反应热量。(MTBE相对分子质量为88,MTBE反应放热量为8.7kcal/mol) 22.7×10。 21.7×10。 24.7×10。 23.7×10。 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