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1岁,面部疖肿挤压后出现寒战高热。血白细胞16×10/L,中性粒细胞90%,全身皮肤见散在淤血点。初步诊断为() A.颅内化脓性感染。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脓血症。 D.菌血症。 E.毒血症。
连续监护中心体温、皮肤温度及两者温差常用于() A.低温疗法。 B.麻醉。 C.药物治疗。 D.体外循环。 E.输血。
男,8岁,额部多发性疖肿10余天,不慎碰伤额部,致使局部红肿扩大,弛张性高热,4天后臀部皮下又发现一肿块,疼痛、压痛明显,且有波动感。下一步治疗措施首先应() A.臀部肿块择期手术切除。 B.对臀部肿块进行频谱照射使其吸收。 C.臀部脓肿切开引流及联合应用抗生素。 D.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 E.综合应用多种抗菌药物促使肿块逐渐消退。
男性,23岁,体重45kg,因肠系膜血管栓塞导致小肠切除90%,术后一个月,每天腹泻10次,试述治疗原则和营养支持计划。
简述肠内营养的适应证。
男,8岁,额部多发性疖肿10余天,不慎碰伤额部,致使局部红肿扩大,弛张性高热,4天后臀部皮下又发现一肿块,疼痛、压痛明显,且有波动感。
此肿块最可能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