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938英语专业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指事
【答案】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指事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如用三条线表示“三”; 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如“本”原义是树根,在“木”下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根的所在。
2. 语义指向
【答案】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它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语义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句法结构研究的是句子成分的组合关系。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组关系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我们在对状语的语义指向作静态分析时,状语的语义指向是确定的,而这种确定性是有深厚语义基础的。这决定于状语在深层结构中与其他成分的同现关系。
例如,“他唱响了家乡的民谣了”中的“响”的语义指向是“家乡的民谣”。
3. 声调
【答案】声调是指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例如“d ǐ”(底)的音高,听起来先降到最低然后再升高上去,这种先降后升的音高变化形式就是音节“底”(d ǐ)的声调。
4. 兼类词
【答案】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A 和B 两类词的语法功能,意义上又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兼类词。汉语里兼类词比较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名词与动词的兼类词,比如“经历”; 一种是名词与形容词的兼类词,比如“错误”; 还有一种是形容词与动词的兼类词,比如“讨厌”。词语的兼类是一种词语活用现象,兼类只是就词的静态形式而言,一旦词汇进入具体的语境,它的词类也就确定了下来。
5. 平分阴阳
【答案】平分阴阳是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指中古的平声调类字,根据声母的清浊分派入阴平、阳平两个调类。平分阴阳是中古汉语发展到近代汉语的过程中,在声调方
面的三个主要变化之一。比如说现代汉语中的阴平“诗、超”和阳平“时、人”在古代都属于平声。
6. 撮口呼
【答案】撮口呼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例如,üan , üe 等音。它是四呼中的一种,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型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
7. 入声韵
【答案】入声韵是指以塞音作韵尾的韵类,它是古代汉语中韵母的一大类。入声韵属仄声,指一个音节以破音/p/、/t/、/k/作结,发出短而急促的子音。中古入声韵中,屋沃烛、觉、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等韵以[-k]收尾; 质术栉物迄没给、月易末瞎黯屑薛等韵以[-t]收尾; 缉、合盒叶帖治押业乏等韵以[-p]收尾。入声在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中已不复存在,但在汉语的一些方言以及汉藏语系的一些其他语言中则仍能找到入声的踪迹。
8. 儿化韵
【答案】儿化韵是指汉语中儿化了的韵母。普通话的儿化韵不是主元音后加上一个[r],而整个韵母贯穿着卷舌色彩。即“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得韵母就是“儿化韵”。例如普通话念“花儿”的时候,这个“儿”字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也不是音素,而只是一个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只表不在念到“花”这个字音末尾的元音时,随即同时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带上卷舌音“儿”的音色。
二、单项选择题
9. 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是:( )
A. 仓猝、唐突、阑干、苗条、蝙蝠
B. 坎坷、蟋蟀、批把、卢布、拮据
C. 详细、伶俐、逍遥、葫芦、蒙胧
D. 游弋、叮咛、摩托、曦罗、吩咐
【答案】A
【解析】B 项中的“卢布”是音译词; C 项中的“详细”是合成词; D 项中的“摩托”,“哈罗”是音译词。
10.与“开车的”句法功能比较接近的短语是( )。
A. 就一天
B. 没几天
C. 大晴天
D. 才两天
【答案】C
【解析】“开车的”是省略了中心语的名词性短语,只有c 项是名词性短语。
11.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人们能够说出的句子是无限的,组成句子的规则也是无限的。
B. 身势等伴随动作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辅助交际工具。
C. 婴儿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说话。
D. 人类大脑两个半球的分工是天生的。
【答案】C
【解析】A 项错误,人们能够说出的句子是无限的,组成句子的规则却是有限的,这是语言的递归性决定的。B 项错误,身势等伴随动作属于非语言的辅助交际动作。C 项正确,孩子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话,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思维能力的形成,都是通过学话实现的。D 项错误,大脑的分工并非天生,是在后天的侧化中不断完善的。
12.从汉语发展史上看,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_____:
A. 同步发展,平行前进的
B. 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
C. 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D. 长期分离的
【答案】A
【解析】口语和书面语都是语言存在的形式,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口语产生在文字之前,有了文字之后,书面语才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口语和书面语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影响促进。
13.“昨天来早了,今天来晚了”中的补语属于( )。
A. 结果补语
B. 可能补语
C. 时量补语
D. 状态补语
【答案】D
【解析】状态补语是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题中句子“来早(晚)了”中的“早”和“晚”都表示动作“来”的状态,属于状态补语。
14.“现代语言学之父”是( )。
A. 丹尼尔·琼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