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湘潭大学522人力资源管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思考题

1. 什么是关键绩效指标? 什么是平衡计分卡?

【答案】(1)关键绩效指标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系统性关键指标,它是战略目标通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

(2)平衡计分卡则是对战略的衡量,平衡计分卡将战略地图目标转化为指标和目标值,并为每一目标制定行动方案,通过执行行动方案,战略得以实现。所以,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先用战略地图对公司的战略进行描述,然后利用平衡计分卡从四个层面对战略进行衡量。正是由于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的结合,使得这套工具由绩效衡量工具上升为战略管理工具。

2. 什么是绩效? 如何理解绩效管理?

【答案】(1)绩效,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并且能够被评价的下作业绩、下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其中工作业绩就是指工作的结果,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则是指工作的行为。理解这个含义,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①绩效是基于工作而产生的,与员工的工作过程直接联系在一起,工作之外的行为和结果不属于绩效的范围。

②绩效与组织的目标有关,对组织的目标应当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由于组织的目标最终都会体现在各个职位上,因此与组织目标有关就直接表现为与职位的职责和目标有关。

③绩效应当是表现出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没有表现出来的就不是绩效。

④绩效既包括工作行为也包括工作结果,是两者的综合体,不能偏废其一。

(2)绩效管理是指制定与昂的绩效目标并收集与绩效有关的信息,定期对员工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和反馈,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保持一致,进而保证组织目标完成的管理手段与过程。

3. 应当如何衡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绩效?

【答案】评价人力资源部门的绩效,一般来说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方面是要对其本身的工作进行评价,另一个方面则是要衡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对企业整体绩效的贡献。

(1)评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本身的工作

①由于人力部门的有些下作难以用定量的指标衡量,所以要借助一定的定性指标。

②在使用定性指标时,需将这些定性的指标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并且给出每个等级的定义,然后让评价者根据实际的状况来对应选择各个指标所处的等级,通过这种方式尽量淡化评价的主观

色彩,增加其客观性,保证评价的公正性。

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设置许多指标,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既便于操作义具有效度的指标。

(2)衡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对企业整体绩效的贡献

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效一般都很难直接体现在企业的经营业绩上,往往需要通过中间变量加以传递或者转化。日前,一些学者开发了成熟的测评体系来对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整体绩效的贡献进行测量。其他比较有影响的有:人力资源有效性指数、人力资源指数问卷。

②人力资源对企业整体绩效的贡献也可以转化对中介变量的测量,常用的中介变量有: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

4. 绩效考核的主体有哪些?

【答案】考核主体是指对员下的绩效进行考核的人员。

一般来说,考核主体包括五类成员:

(1)上级

这是最主要的考核主体。

上级考核的优点是:由于上级对员工承担直接的管理责任,有助于实现管理的目的,保证管理的权威。

上级考核的缺点在于:上级领导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全面观察员工的工作情况,考核信息来源单一; 容易受到领导个人的作风、态度以及对下属员工的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个人偏见。

(2)同事

同事考核的优点是:对员工的工作情况也比较了解; 可以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考核,避免个人的偏见; 有助于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与同事配合。

同事考核的缺点是:人际关系的因素会影响考核的公正性,与自己关系好的就给高分,不好的就给低分; 大家有可能协商一致,相互给高分; 还有可能造成相互的猜疑,影响同事关系。

(3)下级

下级作为考核主体的优点是:可以促使上级关心下级的工作,建立融洽的员工关系; 能够发现上级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

下级考核的缺点是:由于顾及卜级的反应,往往不敢真实地反映情况; 有可能削弱卜级的管理权威,造成卜级对下级的迁就。

(4)员工本人

员工本人作为考核主体进行自我考核的优点是:能够增加员工的参与感,加强他们的自我开发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 有助于员工接受考核结果。

员工本人考核的缺点是:员工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容易偏高; 当自我考核和其他主体考核的结果差异较大时,容易引起矛盾。

(5)客户

用客户作为考核主体,有助于员工更加关注自己的工作结果,提高工作的质量。

它的缺点是:客户更侧重于员工的工作结果,不利于对员工进行全面的评价:

二、案例分析题

5. 中兴通讯:点燃知识型员工的学习热情

[1].中兴通讯是如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

[2].中兴通讯在培训中,采用了哪些方法? 这些方法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不足?

[3].中兴通讯的培训有什么特点? 对你有什么启不?

【答案】[1].充分调研,客观分析。

(1)在立项前会进行广泛的需求调研,从组织和员工两个层面来分析和评审培训需求。立项前,要对公司所有高层领导进行1对一访谈,对业务部门领导和专家访谈,与关键岗位的员下进行座谈,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员工的需求。通过充分收集、分析各方信息和专业评审,最终确定与公司战略发展、与岗位能力要求强相关的核心关键能力和培训项目。我们认为只有在前期通过各种有效沟通和全面分析调研,变“资源推动”为“业务需求牵引”,才能确保每个培训项目的设立是公司业务发展的真正需要,才能保证每个培训项目的结果能够真正得到应用落地。培训的效果通过业绩提升得到真正验证。

(2)除此之外,在立项阶段就明确了各项具体内容,如项目里程碑、项目的最终目标、最终验收标准和内容、项目管理和沟通的原则、项目存在的风险评估等,并且明确了项目经理、核心项目成员的责、权、利。项目目标严格按照SMART 原则设定,具体、明确、可衡量,保证了项目的可行性,避免流于形式。

[2].分层培养,形式多样。

(1)目前中兴通讯的员下培训培养按照三级模式进行,即公司、体系、部门三级进行项目实施在培训形式上也不仅仅局限于课程教学而是采用多种形式配合实施。除了公司集中的课堂技术培训外,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公司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如e-Learning , OJT(在岗培训)、以师带徒、行动学习、案例研讨和分享、轮岗等。

(2)“以师带徒项目”,以师带徒项目不仅能够帮助新人快速成长井达到岗位要求,也增加了优秀老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把自己优秀的岗位经验进行固化和传承,更使新员工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可谓是“多赢”。但是新人受师傅影响较大,且影响师傅工作。容易形成固定的工作思路,不利于创新。

(3)工作轮换,丰富员工的工作经验,扩展知识和技能,胜任多方面工作。然而不利某一专业领域的提升。

(4)e-learning 优点:采用网络培训,学习新知识所需的时间是传统面授方式的40%; 对知识的记忆保持力提高了25%-60%; 学习所接收的新信息量比传统模式增加了56%; 从培训时间来说,比传统方式减少了30%; 大大降低了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偏差。缺点:培训的成本高,有些内容无法使用。

[3].(1)中兴通讯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保障能力发展和提升项目实施:一是文化营造,包括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