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挟虚误汗见厥逆,咽干,烦躁,吐逆,脚挛急。其正确的治法是() 先温中复阳,后酸甘复阴。 先酸甘复阴,后温中复阳。 阴阳双补。 温中复阳,回阳救逆。 回阳救逆,益气养阴。
湿热积滞胶结肠道,在使用下法时,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当重剂攻下。 非一次攻下即能邪净。 下后不久热势复作,大便复溏,仍宜再下。 以湿热夹滞之症消失为度。 大便硬,不可再下。
男性,15岁,学生,不规则畏寒、发热半个月,体温波动在36.5~40.5℃,以夜间为甚,伴有腹部隐痛、腹泻,2~3次/天,稀便。40天前曾去过湖南洞庭湖区。查体:体温40℃,肝肋下2cm,剑突下4cm,质中,有触痛,脾肋下1cm,血清HBsAg、HBcAb阳性,血象:WBC20×109/L,嗜酸性粒细胞0.45,诊断应首先考虑() 败血症。 急性血吸虫病。 急性病毒性肝炎(乙型)。 伤寒。 全身粟粒性结核。
简单易行的食管癌普查筛选检查方法是() CT。 MRI。 食管镜。 食管拉网。 钡餐X线检查。
下列哪项不是温邪的共同特性() 不同的温邪入侵部位相同。 温热性质显著。 从外侵袭人体。 致病与时令季节密切相关。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及转化。
湿温,症见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而浊腻,脉缓等,其病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