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大学国际贸易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保护就业论
【答案】保护就业论是贸易保护理论的一种,主要在西方发达国家盛行。该理论是指,每当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上升时,西方国家的一些政治家和工会领袖就归罪于来自外国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竞争,纷纷主张以限制进口来保障本国工业的生产和就业。保护就业论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来解释。从微观上说,某个行业得到了保护,生产増加,工人就业也就增加。从宏观上说,保护就业论是建立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基础之上的。20世纪80、90年代的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保护国内的生产和就业。
2. 外贸体制改革
【答案】外贸体制改革是指对本国的外贸政策进行改革。
从1949年开始一直到1978年,中国的外贸体制是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原则是“互通有无,调节余缺”,并实行对外贸易的国家统制。
1978年后,外贸体制的改革也逐渐开始。中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从主要目标和改革性质上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979〜1987年:以调动外贸部门经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
(2)1988〜1993年:以建立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自负盈亏为中心的改革;
(3)1994〜2001年:以与国际市场接轨为导向的外贸体制改革;
(4)2001年以后:以WTO 规则为基础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的全面改革。
3. 贸易创造
【答案】贸易创造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皇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规模的扩大产生于相互贸易的便利,以及由取消贸易障碍所带来的相互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相应地成员国相互贸易的利益也会增加。
4. 生产者剩余
【答案】
生产者剩余它等于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利润加上补偿给要素所有者超出和低于他们所要求的最小收益的数量,是生产者的所得大于其边际成本的部分。因为生产者按照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成本定所有商品的价格,在这最后一个商品以前的商品的边际成本都低于最后一个商品,此低于部分就是生产者的额外收入从几何的角度看,它等于价格曲线之下、供给曲线之上的区域。
5. 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是指一个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北美共同市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协定的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
6. 双边协议
【答案】双边协议一般指两个国家之间签订的一系列特别协议和条款,双方将根据这些协议和条款在友好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合作。
7. 知识收益
【答案】知识收益是移民给移民接收国带来的一项间接经济收益。新移民的到来为移民接收国带来了知识,而且无论是商业关系、食品烹饪法、艺术才能、务农经验还是其他专门技术,都具有相当的价值。移民所具有的知识带来的经济收益不仅为移民自身和其劳务购买者分享,同时也会传播给移民接收国的其他居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
8. 欧盟
【答案】欧盟是以国家集团形式出现的欧洲工业化国家的国际联盟。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1965年4月8日,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布鲁塞尔签订了《布
,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鲁塞尔条约》
体。1967年7月1日条约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85年6月欧共体发表《白皮书》决定欧洲经济共同体将于1992年建立统一大市场。欧洲统一大市场已于1993年1月1日正式启动,实现共同体内部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1991年12月1日,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
,统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
条约》。条约规定在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同时,实行资本自由流通,实现经济、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统
1993一,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和统一的货币,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进行司法和警务合作。
年11月1日,该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告诞生,欧洲共同体改为现称,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的过渡。
二、思考题
9. 两国贸易模型:中国和美国。
设中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美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请计算:
(1)贸易前,双方汽车的均衡价格和产量。
(2)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市场汽车的均衡价格、各国的产量及贸易量(不考虑运输成本)。自由贸易给两国的福利带来的影响。
(3)①中国对汽车进口征收3000美元的单位税,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
②关税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国内消费者和中国政府的福利带来的影响。
③关税的福利净损失(与自由贸易相比)。
(4)①美国为每辆出口的汽车提供3000美元的补贴,这时各国汽车的价格、产量和贸易量。
②对每个国家的消费者、政府及厂商的福利影响。
(5)①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00,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
②与自由贸易相比,各国消费者、厂商的福利变动情况。
③如果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50,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
(6)①中国政府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提供3000美元的单位补贴,这时两国汽车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
②与自由贸易相比,各国消费者、厂商的福利变动情况。
③比较它与关税、进口配额的福利影响。
【答案】(1)联立各国的供需方程,可得中国汽车的均衡价格为16000, 产量为1680; 美国汽车的均衡价格为8000,产量为1640。
(2)根据可得,自由贸易下国际市场的均衡价格为12000, 中国汽车产量1560, 需求量为1760, 进口量为200; 美国汽车产量为1760,需求量为1560,出口量为200。相比较于封闭市场,自由贸易给两国的福利都带来净收益。
(3)①自由贸易下,美国出口量E 可表示为:
为:
征收关税后,美国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价格增加3000美元,此时,有出
口量而进口国国内价格不变,仍为/; 所以由等式可解得:美国国内汽
,而中国国内汽车价格为13500, 产量车的价格为10500, 产量为1715,需求量为1590, 出口125。
为1605, 需求量为1730,进口量为125。
②征税后,中国国内汽车价格上升,因此关税降低了国内消费者的福利,而相比较于自由贸易,由于价格产量上升,因此征收关税增加了汽车制造商的福利,也増加了政府的收入。
③关税使消费者和厂商共计损失243750, 政府关税收入375000, 社会总体福利
増加
(4)①美国给国内汽车提供补贴后,美国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价格减少3000美元,此时,有
出口量
所以由等式可解得:美国国内汽车的价格为13500, 需求量为1530, 产量为1805,出口275,而中国国内价格为10500, 需求量为1790,产量为1515, 进口275。
②与自由贸易相比,补贴降低了国内消费者剩余和政府收益,增加了厂商的利润。
(5)①如果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00,由题意可得方程:
中国汽车价格为14000, 产量为1620; 又由方程
中国进口量I 可表示解得, 美国汽车价格为10000,产量为1700。②与自由贸易相比,中国消费者受损,厂商获利;美国消费者获利,厂商受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