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837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财务会计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论述题

1. 什么是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 它与直线折旧法相比,各有何优缺点?

【答案】(1)加速折旧法的含义: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递减费用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计提折旧较多而在后期计提折旧较少,从而相对加速折旧的方法。采用加速折旧法,各年的折旧额呈递减趋势。为了简化折旧计算工作,月折旧额一般按年折旧额除以12计算。如果某项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的时间不是年初(1

,则该年度各月的折旧额以及下一年度前几个月的折旧额(即开始计提折旧1年之内各月的月份)

,均按年折旧额的月平均数计算。 折旧额)

较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 年数总和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某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的比重(即年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

直线法是指按照时间或完成的工作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主要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累计折旧额为使用时间的线性函数。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累计折旧额为完成工作量的线性函数。

(2)直线折旧法与加速折旧法的比较。

①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平均摊配于其使用的各个会计期间或完成的工作量,优点是使用方便,易于理解。但是,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相关支出摊配于各个会议期间或完成的工作量的均衡性。因为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推移,其磨损程度也会逐渐增加,使用后期的维修费支出将会高于使用前期的维修费支出,即使各个会计期间或单位工作量负担的折旧费相同,但各个会计期间或单位工作量负担的固定资产使用成本(折旧费与维修费之和)将会不同。

②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克服了直线法的不足。因为这种方法前期计提的折旧费较多而维修费较少,后期计提的折旧费较少而维修费较多,从而保持了各个会计期间负担的固定资产使用成本的均衡性。此外,由于这种方法前期计提的折旧费较多,能够使固定资产投资在前期较多地收回,在税法允许将各种方法计提的折旧费作为税前费用扣除的前提下,还能够减少前期的所得税额,符合谨慎性原则。但是,在固定资产各期工作量不均衡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能导致单位工作量负担的固定资产使用成本不够均衡。此外,由于这种方法不适宜采用分类折旧方式,在圆定资产数量较多的情况下,计提折旧的工作量较大。

企业在计提折旧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折旧计算方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按照可比性原则,某种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应随意改变,以保证会计核算方法的前后期一致,便

于进行比较分析。如果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决定改变折旧方法,其变更时间一般应为年初,以保持年度内折旧方法的一致,并将变更理由及折旧方法改变后对损益的影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揭示。

2. 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有几种处理方法? 非流动负债的借款费用有几种处理方法? 非流动负债借款费用的不同处理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1)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处理方法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1年以内(特殊情况下在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的款项。其利息费用的处理方法如下:

①企业取得短期借款而发生的利息费用,一般应作为财务费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②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当月应负担的利息费用,即使在当月没有支付,也应作为当月的利息费用处理,应在月末估计当月的利息费用数额,进行预提,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

③在实际支付利息的月份,应根据已经预提的数额,借记“应付利息”科目; 实际支付的利息大于预提数的差额,为当月应负担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 根据实际支付的利息,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④在短期借款的数额不多,各月负担的利息费用数额不大的情况下,年内各月份也可以采用简化的核算方法,即于实际支付利息的月份,将其全部作为当月的财务费用处理,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但在年末,如果有应由本年负担但尚未支付的借款利息,应予预提,否则会影响年度所得税的计算。

(2)非流动负债的借款费用处理方法

非流动负债是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通常是指偿还期限在1年以上的债务。与流动负债相比,非流动负债具有偿还期限较长、金额较大的特点。

对于非流动负债的利息费用,其会计处理主要有两种观点:

①费用化,认为与非流动负债有关的利息费用应作为期间费用(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②资本化,认为与非流动负债有关的费用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3)非流动负债借款费用的不同处理方法对企业的影响非流动负债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也不同,具体如下:

①费用化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主张费用化者认为,企业举借债务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属于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用,与借入资金的运用无关,因而应将其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应计入购置资产的成本。借款费用费用化,会导致还款前的各个会计期间,由于巨额的借款费用而导致盈利偏少甚至亏损,借款所购置的资产往往在还款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仍然发挥作用。

费用化不利于正确反映各期损益。但费用化会减少企业的当期利润,进而减少所需缴纳的所得税。

②资本化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主张资本化者认为,非流动负债往往是为了取得某项长期资产而借入的,其借款费用与所取得的资产有紧密联系,它与构成资产成本的其他要素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因而应将其计入所取得的资产的成本。借款费用资本化,会使同类资产

的取得成本仅仅由于筹资力式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此种观点容易导致企业虚增资本和利润,从而增加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总之,非流动负债借款费用的不同处理方法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应严格规范非流动负债借款费用的处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3. 简述借款费用的组成内容及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

【答案】借款费用是指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中明确规定,借款费用于发生的当期确认为一项费用,而不管借款如何使用。作为允许选用的处理方法,对于那些可直接计入相关资产的购置、建造或生产成本的借款费用允许予以资本化。

(1)借款费用的组成内容

①借款利息。借款利息包括企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资金发生的利息、发行公司债券发生的利息,以及其他带息债务所承担的利息等。

②因借款产生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因借款产生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是指发行债券等所发生的折价或者溢价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利息费用时的调整额。

③辅助费用。辅助费用是指企业在借款过程中发生的诸如手续费、佣金等费用。由于这些费用是因安排借款而发生的,也属于借入资金的成本。

④外币借款汇兑差额。外币借款汇兑差额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对外币借款本金及其利息的记账本位币金额所产生的影响金额。由于汇率的变化往往和利率的变化相关,是外币借款所需承担的风险,因此,因外币借款相关汇率变化所导致的汇兑差额属于借款费用的有机组成部分。

(2)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资产范围借款范围时间范围

4. 会计的计量属性有几种? 各种计量属性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看,哪种计量属性最符合客观性要求? 为什么?

【答案】会计计量是指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

(1)会计的计量属性种类

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2)各计量属性的基本含义

①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