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宁夏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儿童的体格发展有哪些规律?

【答案】儿童生长发育包括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两个方面,广义的身体发育包括形态、生理和运动能力等多个方面。体格发育是指外部形态发育,可用人体测量指标来反映。

(1)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

①头尾规律: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儿童头部生长快于躯干和四肢。2个月的胎儿头长为身长的1/2, 出生时为身长的1/4, 而成人头长为身长的1/8。这种发育规律称之为头尾发展规律。

②近侧发展律:在婴儿期,儿童体格发育表现形式之一为躯干的生长先于四肢,四肢的近端生长先于远端,称之为近侧发展规律。

③向心律:在青春期,青少年身高发育遵循由足至小腿、大腿再到躯干的发育规律。

(2)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生长发育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连续过程,儿童的生长发育时刻在进行着,但是在不同时期(年龄阶段),各器官组织生长快慢不同,体现出阶段性的特征。脑细胞的发育主要是在6岁以前,特别是3岁以前。6岁以后甚至一生,脑细胞仍在不断地发育成熟,只是其发育的速度减慢。出生后体重和身高有两个突增时期即婴儿期和青春期,其他时期仍有增加,只是速度较慢。

(3)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为儿童期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不是以同一样的速度和同一情况进行。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在6岁以前发育最快,特别是3岁以前。生殖系统发育最晚,在青春发育期以前,生殖系统一直处于幼稚期。到了青春发育期,生殖系统开始加速发展,在短短的10年左右便发育成熟。个体的淋巴系统到12岁左右发育到人一生的最高峰,随后淋巴组织开始缩小,所以,在儿童12岁时可以触及其颌下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在8岁之前或20岁以后还能触及淋巴结则是一种异常情况。

(4)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在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有的时期快,有的时期慢。因此生长发育速度呈曲线呈波浪式。从胎儿到成人,全身大多数器官有两次生长突增的高峰,第一次在胎儿期,第二次在青春初期。

(5)个体的差异性

由于受机体内、外因素如遗传、环境、营养、教养、性别等的影响,可产生相当范围的个体差异。

2. 简述测验标准化的含义及提高测验标准化程度的方法。

【答案】(1)测验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评分和分数解释等程序的一致性。

(2)提高测验标准化程度的方法主要有:

①测验编制过程要标准化。在确定测验祎度、题目编制、题目分析、测验信度和效度分析等方面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

②测验实施过程要标准化。要统一指导语、统一步骤、统一时限,防止噪音和无关人员干扰等。

③测验评分和解释要标准化。评分和解释要制定详细、统一的标准,并据此进行严格的评分和解释。

3. 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答案】维果斯基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都作了研究,特别是他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的学说,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的学说,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1)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高级的心理机能。他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了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的方式,而不象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2)维果斯基进一步探讨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实质。他认为人类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和教育作用下,从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机能发展的过程。发展过程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组合,形成一定的心理结构;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维果斯基着重研究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他提出了以下三个重要的思想:

第一,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所

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这两种水平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

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这是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的最主要的理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发展,它决定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容、表现以及水平和速度。

第三,提出“学习的最佳期限”的思想。他认为儿童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的问题,必须重视这些成熟与发育的前提,否则可能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

(4)维果斯基分析了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内化学说。他指出,教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便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一事实,也就是教学激起与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通过教学而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的内部财富。

4. 在一项典型的儿童前瞻性记忆实验中,先向儿童介绍一个叫嘟嘟的鼹鼠玩偶,并告诉儿童,鼹鼠嘟嘟有很多图片,但它在白天看不到东西,请帮它把这些图片的名字读出来,但是嘟嘟很害怕动物(如牛、羊、猪等), 如果发现了动物的图片,就把它们藏起来,请根据实验任务的描述,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实验中前瞻性记忆的任务是什么?衡量的指标是什么?

(2)该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前瞻记忆实验?

【答案】(1)该实验中前瞻性记忆的任务是让儿童将动物图片藏起来。衡量指标是选择图片的准确率。

(2)此实验属于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类型。

5. 成年晚期面临的三大挑战、四项任务及主要心理卫生问题是什么? 结合老年期生活实际谈谈你对SOC 模型的解读或评价。

【答案】(1)成年晚期面临的三大挑战是:

①适应生理上的变化;

②重新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

③形成新的生活结构。

(2)四项发展任务是:

①接受自己(退休后)的生活;

②促进智力发展;

③将精力投入到新的角色和活动中;

④形成科学的死亡观。

(3)①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SOC 模型的基本内容

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SOC 模型是成功解决成年晚期适应老化的理论模型。根据该理论模型,适应要整合以下三种过程:

a. 选择,确认最有价值或最重要的机遇或活动领域;

b. 最优化,有效地分配和提炼资源,以便在所选择的领域中发挥更高水平的作用;

c. 补偿,在资源减少的情况下,确定一些可以弥补损失和将其对功能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小的策略。

②对该理论的评价

人到老年,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资源的变化:时间可能比较多,但身体健康不佳,也可能缺少经济来源等。因此,老年人要想获得生活满意感,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某个具体目标(放弃某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作为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然后有效地投入内部资源(精力、想法、

,同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聘请技术顾问等),以便发挥最大的作用。SOC 模型给老年人计划等)

最重要的提示是,性别、年龄、民族以至于经济收入并不能预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或生活满意度,幸福与否依赖于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对有限资源的管理,个体设法减轻生活应激事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便继续承担有价值的角色和从事有价值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