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808西方经济学(宏、微)(自命题)之西方经济学(微)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自然垄断
【答案】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的一个传统概念。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条件的集中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是指一个企业能以低十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如果相关产量范围内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犷。
自然垄断的一个特征是厂商的平均成本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仍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也就是存在规模经济。因为这些行业的生产技术需要大量的固定设备,使得固定成本非常大,而可变成本相对小,所以平均成本曲线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仍然是下降的。例如,供电、供水和电信中的线路建设。
自然垄断同样存在着垄断低效率,因此需要政府管制。对自然垄断的政府管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边际成本定价法及其他定价法; ②资本回报率管制。这些政府管制有助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但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自然垄断带来的低效率。
2. 外在不经济
【答案】企业外在不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而产生的。例如,整个行业的发展使得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交通运输紧张,从而给行业内单个厂商的生产带来困难。企业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
外在不经济和外在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它影响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外在不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移,外在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移。
3. 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
【答案】规模小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 )是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规模经济是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规模不经济可以表示为厂商成本增加的倍数大于产量增加的倍数,因而长期平均成本上升。规模经济可以表示为厂商成本增加的倍数小于产量增加的倍数,因而长期平均成本下降。正是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现出U 形特征。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改变企业生产规模所引起的,也称为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
二、简答题
4. 运用科斯定理与庇古税解决外部问题的差别。
【答案】(l )外部问题又称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活动对未参与市场交易的其他当事人产生了直接影响。根据外部性的性质,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一个当事人的行为对其他主体造成直接的有利影响,就是正外部性,如养蜂农户对果园主等; 一个当事人的行为对其他主体造成直接的不利影响,就是负外部性,如排污等。
(2)科斯定理和庇古税都是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负外部性的本质是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从而造成私人最优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
科斯定理是由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的,他认为解决外部性的一个有效方法是明确产权。产权是指使用某种资源并从中获益的权利。以化肥厂往河流排污为例,科斯认为:如果明确了河流的产权,这
,则一问题将通过市场自动解决。例如,假设化肥厂拥有使用河流的产权(同时拥有污染的权力)
,使得化河流下游的使用者(如养鱼场)会主动向化肥厂支付排污成本(提高了污染的机会成本)
肥厂的排污量减少到社会最优排污量。如果养鱼场拥有使用河流的产权,则化肥厂会主动向养鱼场支付费用,“购买”一定量的河流排污权,使得化肥厂的排污量从零提高到社会最优排污量。因此,无论产权归谁所有,最后化肥厂的排污量都是社会最优排污量。科斯定理解决负外部性的本质在于明确产权,然后由市场自行消除负外部性。
庇古税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庇古提出的,他建议对排污者征税,税额等于排污者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通过征税,使排污者带来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从而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庇古税的本质是通过外部性问题内部化来解决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不一致的问题,达到消除负外部性的目的。
5. 试述资本的供给曲线。
【答案】资本是在经济生活中,厂商为从事生产而投入的除土地和劳动之外的厂房、机器、工具等要素。资本的数量是可变的。因此,资本供给问题首先是如何确定最优的资本拥有量的问题。 资本所有者拥有多少资本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如何将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两方面进行分配的问题,也可以进一步看成是消费者在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进行选择的结果。这就是消费者的跨时期消费决策,以使自己的总体效用最大化。在确定消费者愿意在资本市场上提供多少资本数量之前,要首先确定消费者所愿意拥有的最优资本数量及其变动情况。可以由消费者的跨时期消费决策推导出其最优的资本拥有曲线。消费者的最优资本拥有曲线就是指市场利率与消费者的最优资本拥有量之间的关系。消费者通过跨时期消费决策选择了自己的最优资本拥有量,而为了使这些资本能够获得等于实际利率R 的报酬,他们就会将这些资本在资本市场上全部借贷出去。因此,消费者的资本拥有曲线也就是其资本供给曲线。
根据对当前消费和将来消费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般来说,随着利率水平的上升,储蓄也会被诱使增加,从而贷款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与劳动的供给曲线的情况相同,当利率处于很高水平时,贷款供给曲线也可能向后弯曲。
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资本市场的利率都是比较低的,一般不会大到足以使得资本拥有曲线向后弯曲。所以,可以推出消费者的资本供给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表明消费
者的资本供给与市场利率是同方向变动的。如果我们将市场中所有消费者的资本供给曲线简单地水平相加,便可以得到市场的资本供给曲线。市场的资本供给曲线与消费者的资本供给曲线一样,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6. 为什么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答案】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不同的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其原因在于: (1)小同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小同。一般而言,消费者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强度大且比较稳定,受价格变化影响较小,因而需求价格弹性较小; 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强度小且不稳定,受价格变化影响大,因而需求价格弹性大。
(2)不同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不同。一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多,可替代程度越高,其需求价格弹J 胜就越大; 反之,则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3)不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不同。商品的用途越多,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比如羊毛有广泛用途,其价格的提高,必然会从多渠道影响对羊毛的需求,从而使需求以较大的幅度减少。
(4)不同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不同。比重越大,该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越大,因为消费者比较重视这类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其价格变动比较敏感。
此外,地域差别、消费习惯、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因素,也会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对不同商品而言,以上各种因素也会不同,所以它们的需求价格弹性也就不同了。
7. 在讨论固定要素价格时,租金和准租金分别是什么?
【答案】在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中,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都是以其边际产品为基础的,而边际产品的存在又以该要素的投入量可变为前提。严格地说,真正的固定生产要素由于投入量固定不变,因此是没有边际产品的。这样,其价格决定就与可变要素不同。
固定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是建立在经济租金的概念基础上。经济租金是超过“吸引并保持该固定要素被使用的费用”以上的支付,或者说,经济租金是超过固定要素的机会成本的支付。如果一种固定生产要素除此一种用途之外别无他用,其机会成本是零,即使用该要素的所有支付都为租金。
许多长期可以变化的生产要素在短期内往往是供给固定的生产要素,对这种短期内固定的要素的支付称为准租金。因为在长期,当该要素成为可变要素时,这一租金会消失,因此不能与长期固定要素的经济租金划等号。
三、论述题
8. 试论述囚徒困境对于经济学的意义。
【答案】(l )囚徒困境
,说明为什么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囚徒困境指两个被捕获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
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具体情况如下:两囚徒被指控是同案犯。他们被分关在不同的牢房里且无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