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615社会学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角色认同
【答案】角色认同是指一个人在社会舞台上担任角色前确定的过程,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角色认同的有效性是角色认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说来,角色认同的有效性是一个人长期活动、长期努力、坚持不懈的结果,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是角色的有效性常常不是永恒的。
2. 《自杀论》
【答案】《自杀论》是涂尔干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涂尔干运用他自己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书中所阐释的科学研究方法来研究一个具有重要道德意涵的社会问题的典型范例,涂尔十对社会现实的道德关怀和他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科学主张在这本书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结合。在该书中他通过对自杀现象的分析来说明社会现象与社会整合之间的关系。涂尔干讨论了甲种自杀类型。第一是利他性自杀,即牺牲个人而维护社会和群体的共同原则或共同利益。第二是利己性自杀,利己性自杀是对个体地位和价值过分强调、在社会现实中又难以兑现的条件下发生的。第三是失范性自杀。当人们在动荡不安中失去某些原有道德观念或价值原则支持,很多意想之外的事情不断地在现实中发生,并且个人在原有观念系统中形成的选择受挫时,失范性自杀就会较多出现。涂尔十在机械社会向有机社会的进化过程中,在个人地位、利益同社会整合力度强弱的矛盾关系中,展开自杀问题的研究。研究自杀现象是研究社会整合和社会团结问题的一种具体层面,根本目的是要揭示怎样才能获得一种稳定而健康的社会团结。
3. 印象管理理论(戈夫曼)
【答案】印象管理是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在头脑中所具有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也不管他达到这个目标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的,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
4. 社会运行
【答案】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①纵向运行,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②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
用。
5. 社会福利
【答案】社会福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①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为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采取的种种措施; ②狭义的社会福利则专指对社会生活有困难者进行帮助。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有:社区医疗保健网络、社区文化娱乐设施、劳动就业培训与指导中心。
6. 表现性角色
【答案】表现性角色是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在一个社会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表现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角色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道德,实现着社会的稳定。表现性角色的承担者往往对自己的事业抱有理想,怀有浓厚的兴趣、爱好,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他们之所以履行角色的要求,主要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义务感,而主要不是着眼于报酬。
7. 社会控制的刚度
【答案】社会控制的刚度是指越轨行为受到社会制裁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制裁强度的高低。刚度越大,表明越轨行为受到制裁的可能性越大,受到的制裁越严厉; 反之,表明制裁的可能性越小,受到的制裁越轻微。刚度是由社会控制实施过程的状况决定的,越是严格依据社会规范对越轨行为实施制裁,控制刚度越高。
8. 社会性别
【答案】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其含义包括:社会性别不是从染色体性别开始,依次决定后面的各个层次; 各个层次之间并不必然应该统一; 社会性别不是一个固定的范畴,而是容易变化的,尤其是可以通过互动和冲突而变化。
二、简答题
9. 简述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的三个层次。
【答案】社会研究的方一法体系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1)方法论
方法论是研究方法的原理、原则的体系,它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社会学研究的价值倾向、社会学基本理论范式,以及研究的逻辑体系。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有两种基本的哲学与价值倾向,即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和人文主义的方法论。
(2)研究方式
研究方式是指可以独立完成某项特定的社会学研究任务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调查研究、实验
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四种。
(3)具体方法和技术具体方法和技术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比如自填问卷的方法、结构访问与无结构访问的方法、局外观察与参与观察的方法、随机抽样的方法、概念操作化的方法、问卷资料的编码方法、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量表制作技术、变量测量技术、实验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等。
10.默顿是如何批评传统功能主义的理论假设的。
【答案】默顿提出,功能分析是社会学解释中的一个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方向,它依赖于理论、方法和资料的结合。但认为以往的功能主义者多偏重于理论解释,忽视了功能分析的方法问题。功能主义既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有效理论,也是收集资料的有用方法。因此,默顿从他的中层理论观点出发,强调功能分析在资料收集和理论解释中的实效性。
(1)默顿首先对以往流行的功能主义观点做了澄清。他指出以往的功能主义有三个错误的假定:
①社会的“功能一体性”假定。
即认为社会系统对其各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整合性,每一事项或部分都承担特定的功能。但默顿指出:“文化事项是否都一致地对作为一个系统的社会以及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履行功能应是一个经验问题,而不是一个公设。’,
②“普遍功能主义”假定。
即认为所有标准化的社会或文化事项都履行积极的社会功能。但默顿指出,实际上对不同的系统,社会或文化事项具有不同的功能结果。它们既可能有正功能,也可能有负功能,或者是无功能的。即强调做净功能分析。
③“不可或缺性”假定。
即认为某些事项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或履行功能的这些社会或文化事项是不可或缺的。但默顿指出,功能需要是经验性和多样性的,实际上存在着“功能选择”或“功能对等”或“功能替代”的情况。
(2)为了使功能分析规范化,默顿提出了功能分析的一套范式,要求澄清如下方面的问题: ①功能归属事项
即明确功能分析的对象,这些对象必须是标准化的事项。
②主观意向概念(动机、目的)
要求区分主观假设和研究问题,避免混淆作为主观范畴的动机和作为客观范畴的功能。
③客观结果概念(功能、反功能)
功能是所观察到的结果,它促进系统的适应或调整; 而“反功能”肖d 弱系统的适应和调整,实际上也可能存在“非功能”的结果,即所考察的事项与系统无关。另外,要求区分“显在功能”和“潜在功能”两个概念,前者是指被人们设想到和认识到的客观结果,而后者是指未被人们想到和认识到的客观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