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圣经》是世界上影响最深,阅读范围最广的一本书。它包括新约和旧约,由希伯来文,希腊文和亚兰文写成。圣经的翻译对中国近现代文学,政治,宗教,科技,思想意识,汉语语言等方面均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和合本圣经的语言特点及其对中国汉语的影响,并论证了和合本圣经的重要性。本文第一章主要对圣经做以简单的介绍,并简单回顾了圣经在西方的翻译情况。第二章分四个阶段对圣经在中国的翻译做以介绍。分别为圣经在唐朝,元朝, 明末清初,及鸦片战争前后的翻译情况。从其中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圣经翻译的起伏。第三章主要讲述到和合本圣经的产生背景,它是中国基督教团体的共同愿望。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在这种形势下,基督教的势力迅速增长。从马礼逊开始,成百上千的基督徒及学者花上百年的时间翻译《圣经》。1919 年,(和合本)《圣经》产生,销售达上百万册。它对五四运动有深远的影响,并对汉语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第四章主要讲到和合本圣经的语言特点及其对汉语的影响,它主要使用了官话,并且考虑到中国语言的特点,使用了很多四字的成语。第五章是从修辞角度谈论到和合本圣经的翻译,它使用了多种修辞,例如,对照,比喻,对偶,重复等等。(和合本)《圣经》翻译简单,准确, 忠于原文。它适合于普通老百姓阅读。第六章主要谈到了和合本圣经对汉语的影响,它引入了很多外来词,并且影响了句子的结构,例如将状语放在动词的前面,有很多被动句等等。第七章是结论部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