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856分析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晶核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是均相成核作用,另一是异相成核作用,当均相成核作用大于异相成核作用时,形成的晶核( )。

A. 少 B. 多 C. 为晶体晶核 D. 为无定形晶核 【答案】B

2. (多选)称取

将它溶解后转移入25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配成标准溶液。

,用移液管吸取其一定量来标定EDTA 溶液的浓度. 所用仪器分别具有一定的校正值但都未予采用. 在下述情况中哪些情况将使所标定的EDTA 溶液的浓度偏低?( )

A. 称取

的重量具有正校正值

B. 移液管的校正值为正值 C. 容量瓶的校正值为负值

D. 滴定管在所用容积区间的校正值为正值 E. 容量瓶的校正值为正值 【答案】ABC

3.

A. B. C. D. 【答案】B

【解析】所以波数越大,跃迁所需的能量也越大。

4. (多选)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光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 )。

A. 分子既有振动,又有转动,太复杂 B.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

C. 因为分子中有C 、H 、0以外的原子存在 D. 红外非活性振动 【答案】BD

第 2 页,共 36 页

当势能V=0和V=1时

键振动能级之间的相差顺序为( )。

【解析】简并是振动形式不同但振动频率相同而合并的现象。红外非活性振动是不能吸收红外线发生能级跃迁的振动。

5. 极谱法电解后溶液的浓度和组成没有显著变化的原因是( )。

A. 外加电压高 B. 支持电解值的浓度大 C. 滴汞电极的电阻值很大 D. 通过电流很小 【答案】D

6. 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 值改变最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B

7. (多选)在滴定分析法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哪些导致系统误差?( A. 试样未充分混匀 B. 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C. 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D. 法码未经校正

E. 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 【答案】ADE

8. 汞柱高度提高1倍,极谱扩散电流为原来的( )。

A.1.4倍 B.2倍 C. 一半 D.4倍 【答案】A

【解析】对于极谱扩散电流,

9. 硫化物沉淀分析中,最常用的沉淀剂是( )。

A. B. C. D. 【答案】C

第 3 页,共 36 页

10.分子在红外光谱图上基频吸收峰的数目为( )。

A.0 B.1 C.2 D.3

【答案】A

【解析】

分子无红外吸收,所以基频吸收峰的数目为0。

二、简答题

11.气相色谱分析法中,影响分离度R 大小的因素是什么?R 值为多少时可认为分离效果好?

【答案】热力学性质,

其中

则反映了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影响

决定于固定相的等固定相的热力学等色谱过程动力学的因素

性质的因素有柱温、固定相性质、容量比和载气及流速等;影响主要是柱效、柱长、载气及流速等。R 值为1.5时可认为分离完全。

12.简述三种测定珍珠粉中钙含量的基本原理。

【答案】(1)配合滴定法:在pH=l.2时,采用钙指示剂,用EDTA 滴定钙,测定钙含量。 (2)氧化还原滴定法:将钙转化为此测定钙含量。

(3)质量分析法::将钙沉淀为

过滤、•洗净、干燥后称重。

13.甲、乙两人同时分析血清中的磷时,每次取样0.25mL ,分析结果如下。

甲:0.63mmol/L; 乙:0.6278mmol/L。试问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

【答案】因为取样为0.25mL ,是两位有效数字,通过计算后的结果最多也与此相当,所以甲的计算结果合理。

14.请简要说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两个最主要的不同点。

【答案】因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基态原子对特征辐射线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则是利用分子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因此这两种仪器的两个最主要的不同点是光源和试样状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空心阴极灯,提供的是线状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氢灯(或氘灯)和钨灯,提供的是带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试样需原子化,因此需用火焰或电热石墨炉提供2000〜3000°C的高温使试样原子化,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试样只要配成适当浓度的溶液,放入石英或玻璃比色皿中即可。

15.有效数据的处理法则。

;b ,数字后的0含义不清楚时,【答案】a. 数字前的0不计,数字后的计入:0.02450(4位)最好用指数形式表示

第 4 页,共 36 页

再将溶解. ,用标准溶液滴定由

c. 自然数可看成其有无限多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