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6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
A. 因涉及生理学问题,故应属于自然科学
B. 因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故属于社会科学
C 既非自然科学又非社会科学,属于新兴学科
D. 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独立的学科
【答案】D
2. 巴甫洛夫违过实验发现的反射被人们称为( ),它是学习的基本机制之一。
A. 操作条件反射
B. 无条件反射
C. 条件反射
D. 经典条件反射
【答案】D
3. 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指的是( )。
A. 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 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是可以彼此交替、相互转换的
C.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成倒U 曲线关系
D. 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答案】D
4. 人对自己行为所进行的反省或情绪上的评价,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这种现象称之为( )。
A. 道德评价
B. 良心
C. 移情
D. 从众
【答案】B
5. 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个体不仅在行为上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规范的必要性和规范对个人的价值。此时其社会规范学习处于( )。
A. 服从水平
B. 依从水平
C. 认同水平
D 内化水平
【考点】社会规范的学习过程。
【答案】C
【解析】依从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依从现象有从众和服从两种表现。服从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上与行为上对规范趋于一致,从而产生自愿对规范的遵从现象。社会规范内化表现为主体的规范行为的动机是以规范本身的价值信念为基础,其规范行为是山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的。因此,答案选C 。
6. 小学生分析把握应用题中的各种数量关系的解析策略一般包括( )。
A. 读、提、选、找
B. 读、提、判、找
C. 提、判、选、找
D 提、读、判、找
【答案】C
7. 当道德观念与道德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 它们也就成了( )。
A. 道德行为
B. 道德意志
C. 道德动机
D. 道德信念
【答案】C
8. 在学习“gas —煤气”这一单词时,学生加入了中介词,成了“gas —该死—煤气”。该学生使用的策略是( )。
A. 精细加工策略
B. 组织策略
C. 复述策略
D. 计划监控策略
【考点】学习策略的含义。
【答案】A
【解析】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己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以便提供有利于回忆和理解的更多线索的各种方法,也就是说人们应用己有的图式和己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具体的精细加工策略包括:缩写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限定词法、关键词法、视觉想像、寻找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联系实际生活、充分利用背景知识等。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主要有画线、复习策略等; 编码与组织策略是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之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主要有列提纲、系统结构图、网络关系图和列表格等。计划监控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
9.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
A. 心理评估
B. 心理诊断
C. 心理辅导
D. 心理测验
【答案】A
10.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 )。
A. 测验法
B. 问卷法
C. 观察法
D. 谈话法
【答案】B
11.主要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密切相关的学习策略是( )。
A. 通用策略
B. 宏观策略
C. 微观策略
D. 基本策略
【答案】A
12.( )是指对于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A. 道德观念
B. 道德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