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620语言学理论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620语言学理论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620语言学理论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6 2018年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620语言学理论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10 2018年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620语言学理论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13 2018年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620语言学理论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17
一、名词解释
1. 语境
【答案】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指话语的物理语境,也称“言谈现场”。物理语境指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
其次,语境还包括话语语境。话语语境是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语境还包括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作为语境的背景知识可以非常广泛,包括语言知识之外的生活常识和社会文化知识。
2. 语言的社会变体
【答案】语言的社会变体是指社会方言。这种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和语言变体,就是社会方言。社会方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用词方面。社会中的人群由于年龄、性别、职业、阶层、阶级的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团,在每个社团的内部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较为密切,交际频繁,而不同社团间的交际相对稀疏,从而不同言语社团内部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社团的独特的语言特点。
3. 索绪尔
【答案】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是结构主义的鼻祖。《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
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4.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这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二、简答题
5. 举例说明什么是音位归纳的互补原则。
【答案】(1)音位归纳的互补原则音位互补原则是在音位归纳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互相补充的。音位的互补关系是指处在不同语音环境中的音素之间的关系,凡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语音差异一般不能造成音位的对立,因而互补也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的语音标准。
(2)举例分析
例如普诵话的/a/可出现在以下不同的字音中:
①“哀、安、冤”中的韵腹由于受了靠前的韵尾的影响,实际读音是前低元音[a];
②“烟”中的韵腹由于受到韵头和韵尾的双重影响,实际读音舌位不但靠前,而且升高了,是一个前半低元音;
;
。 ③“啊、压”等没有韵尾,韵腹实际读音舌位居央,是一个央低元音④“熬、昂”等的韵腹,由于受靠后的韵尾的影响,它的实际读音是一个后低元音
可见,/a/由于出现的语音环境(条件)不同,受到的影响不同,实际读音也不大相同。但是,这些不同的读音,当地人听起来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a/
的音位变体
就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
6. 举例说明什么是指示语。
【答案】指示语是话语中跟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承信息的词语,也就是说涉及到话语所谈论的事物、事件以及它们在时空中的存在方式、运动方式等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人称指示语
人称指示语在语言中表现为一、二、三人称。在话轮中,有若干语用表现第一话轮开始时,发话人可通过使用人称指示中的呼语为下一话轮选定对话人,而且话语本身会表达出一个或多个言语行为。有时,当发话人的话轮由对话人接过去时,如果发话人的话语中有指示语,则该指示语在第二话轮中要作相应的改变。
(2)时间空间指示语
这类指示语表承话语中关于时间或者空间的信息。空间指示语是话语中关于方位、处所的指示,又称地点指示。
(3)社交指示语
社交指不是用来指明发话人和受话人之间,或发话人和所谈及的人(第三方)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社交指不体现在交际双方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之中,凡是能表明发话人和受话人或第三方之间社会关系的语言形式,都是社交指示语。从中可以判别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来:是平等关系还是权势关系; 是关系亲近还是关系疏远; 是异性关系还是同性关系,等等。如第二人称单数通称形式“你”和尊称形式“您”的运用就反映出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
7. 双语和双方言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发展趋势?
【答案】(1)双语和双力一言的产生
(2)双语和双方言现象的发展趋势
①两种语言演变成为一种通用语言
随着两个社会或民族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双语和双方言的现象只是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这一现象继续向前发展,两种语言间的差异会减少,相似处会逐渐变多,最后,会逐渐演化成一种通用的语言。
②两种语言相互疏远
如果一段时间里,两个社会和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语言的接触的机会也会减少,两种语言之间的趋同演变就会降低。
③两种语言中优势语言替代另一种语言
如果两个相互接触的社会在发展上有差别,人口上有差异,那么优势语言就会取代弱势社会的语言,成为两个民族的共同语。
④一直保存着双语和双方言现象
两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一直处于均衡的接触中,则两种语言的共同使用的局面一直保持着,双语现象一直保留。
四、分析题
8. “打一下”为什么是述宾结构?
【答案】(1)述宾结构的前后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前头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动语,表不动作行为; 后头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述语主要由及物动词充当,宾语一般是体词或体词性短语,也可以是谓词、谓词性短语或主谓词组。
(2)短语“打一下”中,中心动词“打”为及物动词,后面须带宾语表示“打”的对象或动作完成的次数。“一下”是量词短语中的动量短语,在汉语中量词短语可以用在及物动词后面充当准宾语。“一下”用在及物动词“打”之后做“打”的准宾语,表示“打”的数量,所以说“打一下”是述宾结构。
9. 从句法语义角度分析“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的异同。
【答案】(1)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个个组成部分和它们的排列顺序,句法关系就是句子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
这两个句子在句法关系上的不同点是:
“客人来了”是主谓结构,“客人”是主语,“来了”是谓语;
“来客人了”是动宾结构,“客人”是动作“来”的宾语。
(2)语义关系意义是句法最为基础的部分,是通过句法手段来表现的。最为基础的语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