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713中国音乐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萧友梅的《问》

【答案】《问》是一首艺术歌曲。易韦斋词,萧友梅曲,作于1922年,初刊于歌曲集《今乐初集》。全曲结构严谨、情绪深沉,歌词偏于古雅,音乐借鉴德国古典歌曲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作者在祖国外受帝国列强凌辱、内有军阀混战的现实下,忧虑和不满的情感。

2. 马思聪

【答案】马思聪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被誉为“中国的神童”。马思聪的音乐创作民族风格鲜明、构思新颖、涉猎广泛,代表作有小提琴曲《绥远回旋曲》、《内蒙组曲》、《阿美组曲》,管弦乐曲《西藏音诗》,歌剧《热碧亚》,舞剧《晚霞》,声乐作品《祖国大合唱》等。马思聪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对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3. 《新诗歌集》

【答案】《新诗歌集》是近代歌曲集。共收录了赵元任于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14首歌曲,如《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海韵》等。歌词均选自当时著名的白话体新诗,在音乐旋律、和声上有意识地进行“中国化”的探索,并在“序”中提出具体理论观点。这些歌曲鲜明地反映了“五四”新文化精神,代表着20世纪20年代我国音乐创作的高水平。

4. 《教我如何不想他》

【答案】《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艺术歌曲。刘半农词、赵元任曲,收入《新诗歌集》。歌词选自刘半农的白话体新诗,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细腻地刻画犷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在音乐创作上,借鉴欧洲歌曲创作手法,同时在和声、旋律曲调上有意识地作民族化探索,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并配有钢琴伴奏。此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反映“五四”精神的佳作。

5. 国乐改进社

【答案】国乐改进社是1927年由刘天华、郑颖荪等35人发起成立于北京的民族音乐社团,以改进国乐并谋其普及为宗旨,提出了“借助西乐研究国乐”,“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的宏伟目标。该社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组织进行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民族乐器的改进,民族

乐曲的创作以及编辑出版音乐刊物。该社举办过多次以民族乐器为主的专场演出,出版了10期《音乐杂志》,是我国近代有重要影响的国乐社团。1932年刘天华去世后停止活动。

6. 王光祈

【答案】土光祈是音乐学家。其研究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涉及中国音乐、西方音乐、东方民族音乐、东西方音乐比较等领域,主要著作有《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王光祈在我国最早系统运用比较音乐学方法进行音乐理论研究,是我国民族音乐学的先驱。

二、选择题

7. 我国近代第一个音乐社团音乐讲习会是由( )发起组织的。

A. 曾志忞

B. 李叔同

C. 沈心工

D. 高寿田

【答案】C

【解析】沈心工组织中国留学生成立了我国近代第一个音乐社团“音乐讲习会”。沈心工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音乐教育家。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启发,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所编歌曲题材广泛、内容浅显易懂,且成为最早使用白话文进行歌词写作的音乐教育家。其代表作有歌曲《体操—兵操》、《黄河》等,出版乐歌集《学校唱歌集》等; 此外,沈心工还创设唱歌课,并且多处教授、推广。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为学堂乐歌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8. ( )在山东省立剧院工作期间,模仿西方歌剧形式创作了歌剧《荆柯》。

A. 钱仁康

B. 张曙

C. 陈田鹤

D. 黎锦晖

【答案】C

【解析】歌剧《荆柯》是由我国著名近现代作曲家陈田鹤1936年任教于山东省立剧院期间,根据院长王泊生的同名脚本(梁实秋作词)而创作的一部四幕歌剧。歌剧内容以古代“荆辆刺秦”故事,借古讽今,号召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救国,音乐中洋溢着悲壮的英雄情感与浪漫主义气息。

9. 救亡歌曲《义勇军进行曲》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

A. 田汉,聂耳

B. 塞克,聂耳

C. 麦新,冼星海

D 田汉,冼星海

【答案】A

【解析】《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火。

10.萧友梅是我国近代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下面各项不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

A. 钢琴曲《哀悼引》

B. 《新歌初集》

C. 《新诗歌集》

D. 《新霓裳羽衣舞》

【答案】C

【解析】萧友梅创作的音乐作品主要有弦乐四重奏《小夜曲》,钢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及《问》、《五四纪念爱国歌》等100多首声乐作品,创作专辑有《今乐初集》、《新歌初集》等。C 项,《新诗歌集》收录的是赵元仟先生的作品。

11.救亡歌曲《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 )。

A. 麦新

B. 张寒晖

C. 贺绿汀

D. 刘雪庵

【答案】B

【解析】《松花江上》是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_比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这首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具有倾诉性、叙述性兼抒情性的特点。歌词内容有很强的说服力,真切感人。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反抗斗争的力量。

12.( )与曾孝谷等人在日本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

A. 李叔同

B. 沈心工

C. 曾志忞

D. 蔡元培

【答案】A

【解析】春柳社,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息霜)、曾孝谷等组建于日本东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