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648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2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
【答案】1948年9, 10月间,中共中央在其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办由人民口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10月2日,刘少奇作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刘少奇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主要内容如下:①新闻事业在联系共产党和群众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②强调新闻工作者应该对党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即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精神。③刘少奇提出一个合格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以下四个主要条件:a. 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b. 要独立地做艰苦的工作; c. 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修养; d. 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2. 微内容
【答案】微内容(microcontent )是相对于我们在传统媒介中所熟悉的大制作、重要内容即“巨内容”(macrocontent 而言的。CMSWild 对微内容的最新定义是这样:“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如一个简单的链接,一篇网志,一张图片,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email 的主题,RSS 的内容列表等等。”换言之,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可以被称为微内容。微内容一直存在,但互联网时代之前一直作为私内容存在,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使它进入公共话题空间。
二、简答题
3. 简述台湾地区“戒严”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答案】(1)“戒严”时期的报刊业
①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自1950年1月起在台湾全省实行“戒严”,并从1951年6月10日起,实施“报禁”,对新闻事业进行严格控制和限禁。
②台湾新闻界所称的“一报三禁”是指“限证”、“限张”、“限印”。在长达30多年的“报禁”期间,台湾报纸发展充满艰辛。“报禁”期间,规模较大的报纸基本由国民党党营的《中央日报》系统以及由王锡吾经营的《联合报》集团、余纪忠经营的《中国时报》集团三大报纸系统出版。
④台湾“报禁”主要是“禁报”,所以杂志可以大量出版。杂志的品种也很多,其中财经工商类种数最多。实行“报禁”期间,台湾新闻通讯社有一定的发展。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