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兰州交通大学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词义的模糊性

【答案】词义模糊性是指从客观事物和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词语意义的一种的特征。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抽象的反映,概括是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为一般的、简单的东西。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线。如语言中“早晨”和“上午”,“下午”和“傍晚”,“傍晚”和“夜晚”等都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相互间没有一个几点几分的明确界限。即使像“人”这样的词义,尽管所指是明确的,但词义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每个人的回答也决不会完全一样。这些例子说明,一般词的词义多少都带有模糊性。

2. 词语的替换

【答案】词语的替换是指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或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词语演变现象。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核心词汇相对比较稳定,一般词汇的词语替换则比较频繁,它与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

例如,我国古代称三十年为一世,唐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用“代”替换“世”。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吏有朝廷发的“体禄”,包括“体米”和“体银”,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获取工作报酬的方式起了变化,这些词语就弃之不用了,代之而起的是“薪水”一词,而“薪水”后来又被“工资”所替换。社会生活的急剧改变、社会观念的改变都会引发语言出现相当数量的词语的替换。

二、简答题

3. 什么是句子?

【答案】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具有一定语法特征的、最基本的言语单位。每一个句子不仅表达一定的客观内容,而且还表达说话人对说话内容的主观态度。

4. 语调包含哪些内容?

【答案】整句话或整句话中的某个片段有语音上的抑扬顿挫,这就是语调。语调是各种语言的任何句子或句中的片段都具有的,它的构成比较复杂,包括全句或句中某一片段的声音的高低变化,说话的快慢(即音的长短和停顿),以及轻重等。全句声音的高低变化又称句调,是语调的主干。

5. 有人说“英语只有26个字母,简单易学,汉字却字形复杂,难学难认,所以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请发表你对此种说法的看法。

【答案】汉字因其自身的特点,给来自拼音系统的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

(1)英语属于表音文字,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有限的音素或音节,作为标记词语声音的字母。一般说来,一定的音就用一定的字母表示,一定的字母表示一定的音。人们掌握了字母的发音和拼写规则,听到了一个生词的声音大体能写下来,看到了一个生词的形体能读出它所代表的语音。拼音文字虽然有易学、易用的优点,但也有它的弱点,它只能跟一时一地的语音挂钩,难以沟通方言,更无法贯穿古今。

(2)汉字是意音文字,造成汉字难记、难读、难认、难学这一缺点,原因在于,汉字不是用几十个字母记录语素、词中几十个音素和几百个音节,而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去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同时附带地表示语素的声音。

(3)汉字的特点

①现行汉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意类,声旁记录读音。

②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几千年来,汉语的语音变化很大,但是汉字的字形和所记录的语素的意义却变化不大。

③同音不同形,这具有分化同音词的作用。

④汉字不分词连写,汉字的结构体是个方块形。

所以从文字的稳固性看,汉字反而比拼音文字优越,它跨时间,贯穿古今; 跨地域沟通方言区之间的联系。

总之,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无论过去或现在,汉语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汉语的特征给学习汉语的外国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不能因此认为汉语就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6. 构词法和构形法有什么不同?

【答案】构词法和构形法在形式上都反映为重叠形式,但二者所反映的实质有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1)构形法

构形法是构成同一个词的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形式(即词形变化)的方法。构形法一般有: ①附加法

在一个词的末尾添加一定的附加词素的方法称为附加法。作为构形法的附加法是指给词干附加词素以构成同一个词的词形变化的方法。如英语中的动词read ,在其词末尾加上-ing ,-ed 等附加词素,将一般时的动词变为进行时和过去时,不改变词的意义,只改变了词的形式。

②内部屈折法

内部屈折法是指用词根内部的语音变化来构成同一个词的词形变化的方法。如英语中的名词foot ,将单数变为复数为feet 。

③重音移动法

词的重音位置的移动也是一种构形法。如英语中的present 作名词时,重音在词的前面,为礼物的意思,作动词时重音后移,为出席,展示的意思。

④重叠法

词素(有时候是整个词)的重叠可以区别同一个词的语法意义。例如马来语的“guru-guru" (各位教师),"sekolah-sekolah" (许多学校)都用重迭法表示复数的语法意义。

⑤增补法

在有的语言中,某一类词的某种语法意义上对立可以用历史来源不同而词汇意义一样的不同词根的词来表示,例如英语单音节形容词一般用附加法表示级的语法意义的对立:hard (硬的,原级)harder (比较级)hardest (最高级)。

⑥外部形态的运用

一个词的语法意义要依靠起辅助作用的词(虚词)来帮助表达,如冠词、助动词等。如英语“I shall read"(我将读),He will read"(他将读)中的shall 就是表示将来意义的虚词。

⑦异根法

用不同的词根来表示词的不同形式。如英语的某些单音节的形容词却用不同词根的词来区别级的,good (好)-better-best 。

(2)构词法

语法中的构词法是按照语法规则构成新词的方法。构词法是丰富和发展词汇的重要手段,所以它和词汇有密切的联系。按照语法规则构成新词的方法有:

①附加法

作为构词法的附加法是指给含有词根词素的成分添加附加词素而构成新词的方法。用附加法构成的词派生词。大多数语言用来构词的附加法有前加法和后加法两种。添加前缀而构成新词的方法称作前加法。例如汉语“第一”老虎; 添加后缀而构成新词的方法称作后加法,英语“reader" (读者)"readable" (易读的)"friendship" (友谊)等等都是用后加法构成的。

②复合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有词根词素的成分组合起来构成新词的方法称为复合法。用复合法构成的词是复合词。例如汉语“辉煌“灿烂“概况“电话“火车”。英语“blackbird" (画眉)"baseball" (棒球)"red.hot" (炽热的)"dark.blue" (深蓝的)"browbeat" (威吓)等等。

7. “毛主席是运用语言的模范,他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学习。”在这句话中所用的两个“语言”的含义与我们课文中所讲到的“语言”的含义是不是一致?

【答案】不一致。这句话中所用的两个“语言”指的是“言语”,即写作时写下来的话。话都是由某种语言的词按照这种语言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它也有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但它不是这种语言本身。因此,它们不同于课文中所讲到的“语言”,我们课文中所讲到的“语言”指的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8. 音质的不同取决于哪些发音上的条件?

【答案】音质的不同取决于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