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631中国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631中国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631中国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 12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631中国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 22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631中国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 32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631中国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 41
一、填空题
1. 北宋中叶,欧阳修倡导古文运动,“以文为诗”,人们把这场有力推动宋代文学发展,使宋文、宋诗都能够自具面目而独树一帜的文学变革称为“_______”。
【答案】诗文革新运动
【解析】北宋欧阳修不遗余力地褒奖提携王安石、曾巩和三苏,在明确理论指导下积极从事古文创作,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 古文领域的革新也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气格”,出现了“以文为诗”的现象。人们把这场有力推动宋代文学发展、使宋文宋诗都能够自具面目而独树一帜的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动。
2. 后秦时期,_______率弟子,译出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等佛教经典。
【答案】坞摩罗什
【解析】坞摩罗什,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博通大乘小乘。后秦弘始三年(401)入长安,至十一年(409)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
3. 唐传奇中篇幅最长的是《_______》。
【答案】游仙窟。
【解析】《游仙窟》,唐代传奇小说,张鷟所著,采用自叙体的形式,描写作者奉使河源,夜宿大宅,大宅即神仙窟,与两女子调笑戏谑,宴饮歌舞,无所不至。把唐初文人放荡、轻佻的狎妓生活,第一次写入传奇小说。《游仙窟》是唐人传奇中字数最多的一篇,也是唐传奇发展初期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
4. 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王维
【解析】题干诗句出自《竹里馆》,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5. 中唐时期传奇的代表作品有《_______》。
【答案】李娃传
【解析】《李娃传》虚构了一个娼妓李娃与所爱士人荣阳公子历经磨难,终于圆满结合并获得很高荣耀的喜剧性结局,表现了作者对倡优女子的同情和品格的赞美,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6. 最后一部进入《十三经》的是_______。
【答案】《孟子》
【解析】《十三经》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是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南宋时一,《孟子》正式成为“经”,构成“十三经”。
7. 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抒情长诗《______________》。
【答案】西洲曲
【解析】《西洲曲》是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和生活气息,又具有精致巧妙的艺术表现方式。
8. 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云:“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其中“鲍参军”是指刘宋时期著名诗人_______。他的《拟行路难十八首》为一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庾开府”是指梁和北周大诗人庾信,他的骄赋名篇_______长约五千言,描述了梁朝败亡的历史和诗人自己的遭遇,堪称“赋史”。
【答案】鲍照; 《哀江南赋》
【解析】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但成就最高的是诗歌。其诗歌的突出内容是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抒发寒门之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其中充满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与抗争精神,代表着寒士的强烈呼声,如《拟行路难》十八首。庚信的《哀江南赋》是作者伤悼梁朝灭亡和哀叹个人身世之作,以其独特格局,陈述梁朝的成败兴亡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文字真实、凄惋而深刻。其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文笔流畅而亲切感人,并如实地记录了历史的真相,有“赋史”之称。
9. “七子之冠冕”是_______。
【答案】王粲
【解析】王粲,字仲宣。他与孔融、徐幹、陈琳、阮瑀、应玚、刘祯并称“建安七子”。王粲善属文,代表作有《登楼赋》《七哀诗》等,被刘腮许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 方东树评之为“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己”(《昭昧詹言》卷二)。他的诗对后世也颇有影响,锺嵘《诗品》指出,潘岳、张协、张华、刘馄、卢谌等著名诗人皆源出于王案,连魏文帝曹丕也“颇有仲宣之体”。
10.庖丁解牛出自_______。
【答案】《庄子·养生主》
【解析】庄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11.“谴责小说”的概念不见于“小说界革命”中,而是_______1920年治小说史时的新创。
【答案】鲁迅
【解析】“谴责小说”的概念是鲁迅1920年治小说史时的新创。其代表作有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12.马致远在其散曲名作《秋思》中这样描绘争名夺利的世态:“看密匝匝蚁排兵,_______,闹穰穰蝇争血”
【答案】乱纷纷蜂酿蜜
【解析】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由秦汉帝王和三国豪杰的今昔来说明争名争利最后仍然化为乌有。作品一方面极力歌颂隐居生活的优美与高洁。另一方面又极力描写尘世间争名夺利的丑恶与肮脏,“看密匝匝之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争攘攘蝇争血。”作品否定了功名富贵,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流露了消极厌世,及时行乐的思想。
二、名词解释
13.新乐府运动
【答案】新乐府运动是指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倡导发起的诗歌革新运动。他们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 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
14.三家诗
【答案】三家诗是“鲁诗”“韩诗”“齐诗”的合称。三家诗在汉代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源于申培,齐诗源于辕固生,韩诗源于韩婴。齐诗多荒诞,鲁诗多保守。魏时齐诗己亡佚。鲁诗至西晋亦亡,韩诗亡于南宋,现仅有《外传》。三家诗都相当繁琐,解经一字,洋洋千言,也都使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所以这三家诗又称为“今文学派”“今文经学”。今文经学,是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一个流派。
15.古诗十九首
【答案】《古诗十九首》,古诗组诗名,其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南朝萧统从无名氏《古诗》中选录了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的。这些诗反映了汉末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两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锺嵘在《诗品》中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