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07机械设计基础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写出一维流体动压基本方程,并说明流体动压所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答案】一维流体动压基本方程
形成流体动压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1)两相对滑动表面间有收敛的楔形间隙;
(2)有充足的液体供给,且具有一定的粘度;
(3)相对运动表面间的最小间距大于两表面不平度之和,以使两滑动表面间不发生直接接触。
2. 试说明弹簧的簧丝直径d ,弹簧中径D 和弹黉的工作圈数n 对弹簧强度、刚度有什么影响?
【答案】根据弹簧的强度计算公式和刚度计算公式
:
)可知其他参数不变时,有:
(1)簧丝直径d 愈大,弹簧的强度就愈高,刚度就愈大;
(2)弹簧中径D 愈大,其强度就愈低,刚度就愈小;
(3)弹簧工作圈数n 愈多,其强度不变,刚度愈小。
3. 滚动轴承310, 查表知其基本额定动载荷C=48400N,试说明该值的含义。
【答案】该值的含义是:在基本额定动载荷C=48400N的作用下,轴承可以工作
点蚀失效,其可靠度为90%。
4. 齿轮传动设计中,齿数和模数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在齿轮传动设计中,当中心距一定时,齿数增加可以增加重合度,使传动平稳;同时,还可以减小模数,降低齿高,从而减小切削加工量,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但是,根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校核公式可知,模数减小,齿根弯曲应力增大,降低轮齿的弯曲强度。因此,齿数和模数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在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条件下,齿数宜多取,模数宜少取。但是为了避免轮齿过小导致齿面磨损失效,齿数也不宜取过多。
而不发生(其中旋绕比
5. —对标准渐开线直齿轮传动,两轮节点处的接触应力是否相同,两轮齿根处弯曲应力是否相同?若该对齿轮的传动比、中心距、齿宽、材料等不变,仅改变其齿数和模数,试问对齿轮的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各有何影响?
【答案】(1)两轮节点处的接触应力相同,两轮齿根处弯曲应力不相同。
(2)在齿轮的传动比、中心距、齿宽、材料等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模数增大,齿厚增加,齿轮的弯曲强度增大,但齿数减少,影响传动的平稳性;反之,如果模数减小,齿轮的弯曲强度降低,但齿数增加,传动的平稳性提尚。
二、分析计算题
6. 某齿轮传动的小齿轮已丢失。但已知与之相配的大齿轮为标准齿轮,其齿数
径mm ,
标准安装中心距
【答案】(1)小齿轮的模数因为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 所以
(2)小齿轮的齿数 因为所以
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小齿轮的齿顶圆直径
小齿轮的齿根圆直径
7. 如图1所示为蜗杆-斜齿圆柱齿轮-直齿锥齿轮三级传动,已知:蜗杆为主动,蜗轮轮齿旋向如图所示,欲使I 、n 轴上的轴向力同时为最小,试在图中标出:
(1)各轮转向;
(2)斜齿轮3、4的轮齿旋向;
(3)各轮轴向力的方向。 齿顶圆直试求丢失的小齿轮的模数,齿数,分度圆直径,齿
图1
【答案】(1)各轮的转向如图2所示。首先,已知锥齿轮的轴向力是从小端指向大端,因此,锥齿轮5的轴向力方向水平向右。为使III 轴上的轴向力最小,斜齿轮4的轴向力方向应水平向左,从而斜齿轮3的轴向力方向水平向右。同理,为使II 轴上的轴向力最小,蜗轮2的轴向力方向应水平向左,从而蜗杆1的圆周力方向水平向右。又蜗杆主动,故蜗杆的转向如图2所示。
再根据蜗轮2的旋向,可知蜗杆1的旋向也是右旋,根据主动轮的右手法则,可知蜗杆1的轴向力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蜗轮2的圆周力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故蜗轮2的转向如图2所示。斜齿轮3
的转向
相同,根据啮合关系,可得斜齿轮4的转向
同理可得锥齿轮的转向
(2)斜齿轮3、4的轮齿旋向如图2所示。由(1)的分析可知,斜齿轮3的轴向力方向水平向右,转向如n 3,满足主动轮的右手法则,故斜齿轮3的轮齿旋向为右旋,则斜齿轮4的轮齿旋向为左旋。
(3)由以上分析,可得各轮轴向力方向如图2所示。
图2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