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更名天下田日王田„„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结果导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不得已“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上述材料说明王莽()

A . 改制时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国有土地
B . 得到了无地农民的大力支持
C . 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D . 最终重新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

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则占到54.5%;而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 A.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B.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 D.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 南朝人名常有寓意。如文学家任昉,字彦昇,小字阿堆。其中“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堆”比喻他为南方阜上的鸟,一飞冲天。任昉的名字主要反映了() A.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 B.标榜其世居齐鲁具有的文化优越性。 C.南迁士族融合南北文化的心态。 D.南迁士族融入南方文化的强烈意愿。 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有关该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社会稳定。 C.所分配之土地不准买卖,只准使用。 D.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明初建立了鱼鳞册和黄册的登记制度。鱼鳞册主要登记每块田地所有权的归属及其四至疆界,黄册登记每户人口的具体情况。该制度旨在() A.保障政府赋役征调。 B.促进小农经济成长。 C.巩固大土地所有制。 D.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更名天下田日王田„„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结果导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不得已“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上述材料说明王莽()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