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菲茨杰拉德与美国消费文化

关键词:消费文化,广告,旅游,电影,矛盾心态

  摘要

20世纪20年代被称为“爵士时代”,它是美国历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从一个由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转变为一个由消费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与此同时,一种新的道德观也随着媒体和广告的发展应运而生。而司哥特·菲茨杰拉德作为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 在他的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当时美国消费文化发展的状况,及其对社会关系和道德风尚的转变造成的影响。 因而,本论文将从菲茨杰拉德的5部长篇小说及160多篇短篇小说中选择《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作为文本分析的对象,分析菲茨杰拉德如何反映20世纪20年代消费文化发展状况,及拥有“参与者”和“观察者”双重身份的他对此的独特体验。除引言和结论外,论文包括四章。第一章将介绍美国从传统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的社会历史背景及消费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及表现;第二、三章将分别分析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对当时消费文化的反映,如《了不起的盖茨比》所体现的商品对社会关系变化的作用、广告对人的影响,和《夜色温柔》中反映的旅游和美国人的身份认同及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工业的发展与消费文化的关系等。第四章将结合菲茨杰拉德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他对作品中任务性格和命运的安排,揭示出他在消费社会中的矛盾心态及对人在消费社会中命运的悲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