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东方政策
【答案】新东方政策是指联邦德国社会民主党提出的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政策。1969年10月,波兰特组织社会民主党政府后,面对苏联军事力量的迅速增长,感到难于依靠武力重新统一德国,决定调整过去的“哈尔斯坦主义”政策,在作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共同体成员之前提出,“与东方谅解”,推行新的东方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承认并保证战后欧洲边界不可侵犯,特别是承认民主德国和波兰在战后划定的奥德一尼斯河边界线,以利改善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并使之进一步正常化; ②改善和发展同民主德国的关系,以最终解决德国问题为新东方政策的根本目标,承认民主德国是第二个德意志国家,但不认为它是“外国”,主张建立“一个民族,两个国家”的特殊关系,以加强两个德国之间的往来,在欧洲的“和平环境”中,对民主德国用“通过接近促其演变”的方法实现德国统一。新东方政策通过联邦德国与苏联、波兰、民主德国等国签订的一系列双边条约,全面实现了同苏联和东欧关系正常化,客观上也满足了苏联巩固战后欧洲现状的要求。1982年其他政党在联邦德国执政后,也继续推行了这一政策。
2. “世界新秩序”
【答案】“世界新秩序”是指布什在1990年9月美国国会讲话中提出对未来世界格局的构想。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强调美国的领导作用; ②加强同盟友的伙伴关系; ③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④推动苏联的“合作”。布什的“世界新秩序”是冷战结束之初美国设计的关于国际格局的蓝图。其核心是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导地位,指导思想是美国的价值观和理想,目标是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稳定和安全的世界”。其实这是美国的一个历史传统,与从威尔逊到罗斯福的主张几乎是一脉相承的。然而,该主张并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同,布什没有实现这一愿望就离开了白宫。
3. “第四点计划”
【答案】“第四点计划”是指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来的美国外交力一面的四点行动计划,包括支持联合国、战后欧洲经济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援助自由世界抵御侵略、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前三点内容都是美国在战后己经或正在推行的霸权措施,但他着重阐述了第四点,以达到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称为“第四点计划”,又称“开发落后区域计划”。这是一项利用美国先进的私学和发达的工业来改进和发展不发达地区的新计划。第四点计划是美国打着反共产主义和“技术援助”的旗号,大规模向亚、非、拉渗透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战后初期美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一个步骤。
4. 鲁尔危机
【答案】鲁尔危机是指1923年因法国和比利时军队占领德国鲁尔区所激化的国际争端。1923
年1月11日,法比两国出动约10万人的军队,占领了德国最大的工业区鲁尔,赔款问题演变成法的之间尖锐的军事冲突。德国政府实行“消极抵抗”政策,德国经济陷入一片混乱,激起了德国工人阶级的强烈反抗,发动了罢工、起义等活动。英美帝国主义害怕革命蔓延,联合对法国施加压力,而此时的法国也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只得被迫接受了召开国际会议重新研究赔款问题的建议。1924年赔款问题的专家委员会出台《道威斯计划》,被协约国和德国接受,法比军队开始撤离鲁尔,鲁尔危机结束,法国丧失了在赔款问题上的主导权,在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了。
5. 《地中海协定》
【答案】《地中海协定》是指对《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和《第二次地中海协定》的统称。俾斯麦在对待俄国问题上,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在德国的推动下,1887年2月英意签订针对法国的《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奥匈、西班牙先后加入。《第一次地中海协定》英意约定两国维持地中海、亚得里亚海和黑海的现状; 英国支持意大利的北非政策,意大利支持英国在埃及的政策; 但英国可以在意大利和法国冲突时不给予意大利援助。1887年12月,英奥签订针对俄国的《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意大利随后参加。该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三国共同维持近东现状,保护黑海海峡,确认土耳其对保加利亚和小亚细亚的宗主权,共同抵制俄国势力在土耳其的扩展。该协定具有明显针对俄国的性质。
6. 莫洛托夫计划
【答案】莫洛托夫计划是指二战后苏联与东欧国家为加强相互间经济联系而签订的贸易协定。1947年美国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同年美国又提出了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为了反击美国的援助计划,苏联立即与东欧各国广泛的签订一系列贸易协定。7月11日,苏保贸易协定签字; 7月12日苏捷两国为期五年的贸易协定。苏负责向捷提供粮食,棉花,肉类和其他商品,捷则向苏供应机器和制成品; 7月13日,苏联又与匈
牙利在莫斯科签署贸易协定; 8月26日,苏联又与波兰签订贸易协定。西方把苏联同东欧国家之间的这些贸易协定统称为“莫洛托夫计划”。这些双边经济贸易协定把以前流向西欧或苏联以外的大宗贸易转向了东欧国家和苏联,初步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市场,促进了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恢复和发展。
7. 第二次美英战争
【答案】第二次美英战争是指于1812~1814年爆发的美英之间的战争,被美国人视为又一次独立战争。第二次美英战争是在拿破仑战争的复杂国际背景下进行的。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和英国的反封锁政策对美国的贸易打击极大,尤其是应该的反封锁政策使美国遭受了重大的商业损失,英国劫掠美国船只和强征美国籍水手服役,大大伤害了美国的民族自尊。美英两国经过反复斗争和协商,矛盾并没有得以缓和,反而进一步激化,两国终于兵戎相见。
第二次英美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1812年9月,沙皇俄国出面调停。经过艰苦的谈判,
美英两国于1814年12月24日签订了《根特条约》。条约解决了两国诸多领土和边界争端问题。《根特条约》签订后,美国终于得以完全摆脱英国的控制,国家的独立得以巩固。战后美国政治上的殖民地意识开始迅速消失,经济上开始从殖民地经济向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同时,第二次美英战争摧毁了因反美尔联英的印第安人部落联盟,为美国向西部扩张创造了条件。
8. 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
【答案】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是指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后,北约谋求填补苏东地区权力真空而密切同苏东国家的联系而建立的地区性组织。1991年6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外长在哥本哈根举行会议,发表的一项声明中称要加强同东欧国家的政治军事关系,谋求同东欧国家“建立建设性瞧伙伴关系,以便进一步促进一个自由和统一的欧洲的安全与稳定”。1991年11月78日,北约在罗马举行首脑会议,会议批准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决定每年同东欧、中欧9国、苏联和波罗的海3国举行一次安全会谈,讨论同欧洲有关的安全问题。首脑会议决定邀请苏、波、匈、捷、保、罗和新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参加将于12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首次特别外长会议,以确定双方在政治、安全方面的磋商和合作关系。12月20日,北约和苏东25国外交部或代表在布鲁塞尔举行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有关对话、伙伴关系及合作的声明》,标志着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的正式成立。声明确定了双方的合作范围,其中包括防务计划、军控、军转民、科技和环保等。1992年3月10日,原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在布鲁塞尔总部正式签字,成为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的成员国。1992年6月5日在奥斯陆举行了合作委员会年会。会议同意接纳阿尔巴尼亚为第37个成员国。
二、简答题
9. 试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答案】(1)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
美苏冷战期间,美国处于守势,而苏联处于强势。而古巴恰好又在1959年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成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不稳又毗邻美国,自然会没有安全感。意识形态相同且军事实力强大的苏联就成为了古巴的最佳选择,而苏联此时也迫切想要压制美国、威胁美国,所以决定将导弹部署到古巴,所以才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
(2)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过程
①1962年10月,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而引起的战争危机。吉隆滩事件后,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从1962年7月下半月开始,把进攻性导弹秘密运进古巴,以加强对美国的威慑力量。
②10月中旬,美国侦察得知古巴正在修建针对美国的中、远程导弹发射场。
②10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电视演说,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并威胁不惜使用武力,形成战争一触即发之势。苏联外交官否认在古巴有苏联导弹,并对肯尼迪讲话表示“震惊”。
③10月23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表示要按苏、古协议继续用武器援助古巴,坚决拒绝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