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715中外音乐史一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中国古代将收集民歌叫( )。

A. 收藏

B. 采律

C. 采风

D. 踏青

【答案】C

【解析】在我国古代,“采风”的含义主要是指采集民歌。

2. 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首手弹琵琶曲是( )。

A. 《大浪淘沙》

B. 《将军令》

C. 《海青拿天鹅》

D. 《高山流水》

【答案】C

【解析】《海青拿天鹅》出自元代,是现存最古老的琵琶大套乐曲。它以北方游牧民族训雕捕猎为素材,音乐语言独特,演奏难度高。

3. 唐代“十部乐”中最后加入的一个乐部是( )。

A. 高昌伎

B. 康国伎

C. 疏勒伎

D. 礼毕

【答案】A

【解析】唐高祖武德初,继承了隋代的九部乐,月制、舞制都相同。到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废除了《礼毕》; 贞观十六年宴请百官时加奏《高昌伎》,自此演变成为十部乐。

4. 孔尚任的代表性昆曲作品是( )。

A. 《长生殿》

B. 《桃花扇》

C. 《牡丹亭》

D. 《浣纱记》

【答案】B

【解析】《桃花扇》是清朝戏剧作家孔尚任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为户部广东司员外郎时,经十余年苦心创作的传奇剧。桃花扇一剧形象地刻画出明朝灭亡前统治阶层腐化堕落的状态,是中国传奇剧的典范。

5. 目前所见我国第一部器乐合奏谱是( )。

A. 《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

B. 《纳书楹曲谱》

C. 《弦索备考》

D. 《九官大成谱》

【答案】C

【解析】《弦索备考》是目前我国所见第一部器乐合奏曲谱集。《弦索备考》是中国器乐合奏曲谱集。清代蒙古族文人荣斋编。有嘉庆十九年抄本,用工尺谱记写,收有13套以弦乐器为主的合奏乐曲。

6. 以下论著不属于类书的是( )。

A. 《通典》

B. 《艺文类聚》

C. 《初学记》

D. 《册府元龟》

【答案】A

【解析】类书,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备查检,例如《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A 项,《通典》书名,唐杜佑撰,二百卷。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B 项,《艺文类聚》是现存较早、较完整的汉民族大型类书,唐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给事中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初学记》、《白氏六帖》合称“唐代四大类书”。C 项,《初学记》,古代汉族综合性类书。共三十卷,分二十三部,唐代徐坚撰。此书的编撰原为唐玄宗诸子作文时检查事类之用,故名《初学记》。D 项,《册府元龟》,北宋四大部书之一,政事历史百科全书性质的汉族史学类书。

7. 以下论著为段安节所著的为( )。

A. 《乐书要录》

B. 《教坊记》

C. 《羯鼓录》

D. 《乐府杂录》

【答案】D

【解析】段安节是唐初名将段志玄的后裔。段志玄仕隋为太原司法书佐,其三世孙段文昌即段安

节的祖父,唐穆宗时官至宰相。他撰作《乐府杂录》的宗旨在于“吁天降神”,“移风易俗”“重翻曲调”,说他自己“以幼少即好音律,故得生少宫商,亦似闻见数多,稍能记忆”。尝见《教坊记》,亦未周详,以耳目所接,编成《乐府杂录》一卷。

8. 我国古代律调中存在着两类调名体系,分别为“为调”和( )。

A. 之调

B. 均调

C. 宫调

D. 旦调

【答案】A

【解析】我国古代律调中存在着两类调名体系,分别为“为调”和“之调”。

9. 《霓裳羽衣舞》是我国( )代著名舞蹈作品。

A. 汉

B. 唐

C. 宋

D. 元

【答案】B

【解析】《霓裳羽衣舞》相传为唐玄宗作曲,安史之乱后失传,是唐朝大曲中的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10.《声无哀乐论》的作者是( )。

A. 阮籍

B. 嵇康

C. 阮成

D. 蔡琰

【答案】B

【解析】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不仅仅讨论了音乐有无哀乐、音乐能否移风易俗,还涉及音乐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即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问题,音乐鉴赏中的声、情关系问题,音乐的功能问题等,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心之与声,明为二物”。

二、简答题

11.春秋战国时期墨家的音乐思想。

【答案】墨家对音乐持否定态度,其思想在《非乐》篇中进行了系统阐述,认为音乐是统治阶级奢侈生活的表现,不仅劳民伤财,多了还有亡国之危。儒家宣称音乐能消饵祸端,使国家昌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