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4社会学研究方法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用来描述变量的离散趋势的特征值是:( )

A 、异众比率

B 、四分互差

C 、中位数

D 、极差

【答案】C

【解析】《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中位数一般用于描述定序及定序以上测量尺度的变量的集中趋势。

2. 显著性水平a 表达了( )。

A 、在抽样分布中拒绝域面积所占的比例

B 、错误地接受了虚无假设的概率

C 、正确地拒绝了虚无假设的概率

D 、样本统计量落在置信区间之外的概率

【答案】A

【解析】估计总体参数落在某一区间内,可能犯错误的概率为显著性水平,用a 表示。

3. 最适合确定变量问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

A. 问卷调查法

B. 文献法

C. 实地研究法

D. 实验法

【答案】D

【解析】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引入(或操纵)一个变量(即自变量),以观察和分析它对另一个变量(即因变量)所产生的效果。从方法论上看,实验是定量研究的一种特定类型,它比其他几种社会研究方式更直接地基于实证主义的背景和原理。尤其是在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实验研究具有最强大的力量。

二、基本概念

4. 雪球抽样

【答案】雪球抽样是一种极特殊的抽样方法。当无法了解总体的情况时,或者说总体中的元素无法接近时,可以从总体中少数成员人手,对他们进行调查,向他们询问还知道哪些符合条件的人; 再去找那些人并询问他们知道哪些符合条件的人。

例如,“城市中的高收入人群”,这个群体的成员很难接触,可以先拿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成员下手,再经过他去识别、发现其他高收入的人。如同滚雪球一样,可以找到越来越多具有相同性质的群体成员。如果总体不大,有时用不了几次就会接近饱和状况,即后访问的人再介绍的都是己经访问过的人。

5. 实验刺激

【答案】实验刺激是实验中研究者对实验组实施前后测之间通过操纵引入的变量,又称自变量。实验中的自变量通常都是二分变量,即它通常只有两个取值:有和无,即给予实验刺激或不给予实验刺激。

6. 举例说明法

【答案】举例说明法是指用经验证据来说明某种理论。这是定性资料分析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根据这一方法,研究者将理论应用于某种事件或背景中,或者根据先前存在的理论来组织资料。这种先前存在的理论提供了一只“空盒子”,研究者在资料中将那些可以作为证据的内容集中起来,去填满这只空盒子。

举例说明法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

(1)主要表明理论模型是如何说明或解释了某种特定的个案或特定的现象。研究者所列举的主要是一个个案或一种现象的证据。

(2)对一种理论模型的“平行说明”,即研究者平行列举多个不同的个案。

7. 个别发送法

【答案】个别发送发的具体做法是:研究者将问卷印制好以后,派调查员依据所抽取的样本,将问卷逐个发送到被调查者手中,同时讲明调查的意义和要求,请他们合作填答,并约定收取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个别发送法的优点如下:

(1)较好地处理了调查的质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2)比较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3)调查员可以向被调查者进行解释和说明;

(4)可以保证比较高的回收率;

(5)调查具有一定的匿名性;

(6)可以减少调查员所带来的某些偏差;

(7)被调查者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对问卷进行阅读和思考,还可以在方便的时候进行填答。

个别发送法的不足如下:

(1)调查的范围依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如邮寄填答法那么广泛;

(2)问卷的填答质量依然不能完全得到保证。

8. 开放式编码

【答案】开放式编码其具体做法是:①研究者先设置一些主题,同时,将最初的代码或标签分配到资料中,以便将大量零散的、混杂的资料转变成不同的类别; ②研究者慢慢地阅读实地记录,寻找评论的项目、关键的事件或主题,然后标上记号; ③研究者在记录卡片的边缘写一个初步的概念或标签,并用红笔或其他方式作出明显的标记。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创造新的主题,也可以在后来的分析中改变原来的编码。

开放式编码要求研究者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排除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材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属性分类。

三、论述题

9. 试述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

【答案】定性资料是指研究者从实地研究中所得到的各种以文字、符号表示的观察记录、访谈笔记,以及其他类似的记录材料。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1)连续接近法

连续接近法指的是这样一种方法,它不断反复和循环的步骤,使得研究者从开始时一个比较含糊的观念以及杂乱、具体的资料细节,到达一个具有概括性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具体地说,研究者从所研究的问题和一种概念与假设的框架出发,通过阅读和探查资料,寻找各种证据,并分析概念与资料中所发现的证据之间的适合性,以及概念对资料中的特性的揭示程度。研究者也通过对经验证据进行抽象来创造新的概念,或者修正原来的概念以使它们更好的与证据相适合。然后,研究者又从资料中收集另外的证据,来对第一阶段中所出现的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者不断地重复这一过程。而在每一阶段,证据与理论之间也不断地进行着相互塑造。这种过程就被称做“连续接近”,因为经过多次的反复和循环,修改后的概念和模型几乎“接近”了所有的证据,并且这种经过连续地、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的概念和模型也更加准确。

(2)举例说明法

举例说明法即是用经验证据来说明某种理论。这是定性资料分析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根据这一方法,研究者将理论应用于某种事件或背景中,或者根据先前存在的理论来组织资料。这种先前存在的理论提供了一只“空盒子”,研究者在资料中将那些可以作为证据的内容集中起来,去填满这只空盒子。当然,这种用来填满盒子的经验证据既可以是支持理论的,也可以是否定理论的。举例说明法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方式主要表明理论模型是如何说明或解释了某种特定的个案或特定的现象。研究者所列举的主要是一个个案或一种现象的证据。另一种方式则是对一种理论模型的“平行说明”,即研究者平行列举多个不同的个案,比如多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