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药的作用机制是() 与Na+结合。 与钠通道外面的受体结合。 与钠通道外口的受体结合。 与钠通道内口的受体结合。 与钠通道中间的受体结合。
女性,40岁。因阵发性腹痛2天入院。入院前曾因间隙性腹痛伴不规则腹部肿块在当地医院行输液治疗1个月。入院后经保守治疗5天,腹痛消失,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正常出院。出院当天又发生腹痛,为阵发性发作,伴恶心、呕吐。查体:右下腹可扪及一肿物,似为扩张肠袢。大便1次,隐血试验(++)。第2天检查发现肿物移至脐下正中,质软,压痛。第3天阵发性腹痛加重,下腹肿物移至左腹。应考虑的诊断是() 卵巢囊肿蒂扭转。 慢性肠套叠。 游走乙状结肠。 不完全性肠扭转。 回肠巨大憩室。
单发、圆形或椭圆形、稍高出皮面、无痛的肉红色糜烂面或潜在性溃疡,可见于:()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梅毒。 潜伏梅毒。 先天梅毒。
2岁以上,以间质性角膜炎、马鞍鼻、神经性耳聋等特征常见,可见于:()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梅毒。 潜伏梅毒。 先天梅毒。
男性,78岁。早餐后突感脐周和上腹部绞痛,脸色苍白,大汗淋漓。1小时后疼痛减轻,右下腹有压痛,不久出现全腹膨隆,肠鸣音消失,测血压82/60mmHg。1个月前有心肌梗死病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盲肠憩室炎。 横结肠癌。 急性胆囊炎。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急性阑尾炎并穿孔。
用1%麻黄素液滴鼻的主要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