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大学经济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假设消费者两个时期内分别有I 1和I 2的收入,市场利率为:(假定储蓄与借款的利率相同),试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的改变与储蓄的关系。

【答案】利率变化对储蓄的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其中,替代效应指利率提高会导致人们消费的机会成本上升,从而使人们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额以增加未来的消费; 收入效应指利率提高会导致人们储蓄收益增加,从而增加人们的总收入,人们有可能减少当前的储蓄,增加消费。

以上分析表明,利率提高时,替代效应总是使储蓄增加,但是收入效应使储蓄减少。因此,利率提高对储蓄的总效应要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相对大小。

(1)如果市场利率提高时,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则人们会减少当前的消费,增加储蓄。

(2)如果市场利率提高时,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小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则人们会增加当前的消费,减少储蓄。

(3)如果市场利率提高时,替代效应的绝对值等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则人们的当前消费和储蓄不变。

因此,从理论上讲,利率变化对储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利率提高有可能使储蓄增加,也有可能使储蓄减少。但是,现实生活中,利率往往与储蓄正相关,利率提高将会引起储蓄的增加。

2. 航空公司被认为是“价格歧视之土”,主要原因是班机座位过期就永远无法售出,因而航空公司有极强的动机实施差别定价以尽可能售出更多的座位。假定某航空公司的目标顾客有商务乘客和休闲旅行乘客两类,试述该航空公司有效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及均衡的定价方法。

【答案】价格歧视是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因此,垄断者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航空公司对不同的顾客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属于三级价格歧视。

(1)航空公司有效实施价格歧视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件:

①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垄断势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市场价格。

②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③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由低价处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而从中获利的情况。

(2)航空公司实施价格歧视的均衡定价方法

航空公司实施价格歧视的均衡定价方法为来自不同乘客群体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相等,且该边际收益与航空公司的边际成本相等,即MC=MRS=MRZ。

在民航客票定价中,航空公司将潜在的乘机者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因公出差人员、私企公司高级职员等。他们对乘机时间要求较高,对票价不计较。因此,对他们可收取相对高的票价,而在时间上给予优惠待遇,允许他们提前一天订票。另一类是收入较低的旅行人员、淡季出游者等。这部分人群对时间要求不高,但在乎票价。对于他们,在票价上可相对较低,而在时间上要求对航空公司有利。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民航的闲置客运能力,增加公司收益。若不进行市场分割,实行单一的较高票价,就会把这部分潜在的消费者推出客运市场,公司的闲置客运能力便不能产生效益,这对公司是不利的。因此,只有使得航空公司来自两种乘客群体的边际收益相等,且使得航空公司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才能使得航空公司获得利润最大化。故均衡定价条件是,来自商务乘客和休闲旅行乘客的边际收益相等。

3. 说明规模报酬递减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异同。

【答案】(1)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

规模报酬递减是指在所有要素同时等量变动时,产量的变动幅度小于要素变动幅度。比如说劳动、资本等都同时增加1倍,总产量增加小于1倍。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在产量达到某点以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会引起该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2)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联系

规模报酬和边际收益均是考察厂商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时产量变动的情况,厂商在短期内应该按照边际收益规律来安排生产要素投入及产出量,而在长期规划时需要参照规模报酬规律对生产规模进行规划。所以二者均是厂商生产决策时应遵循的规律。

(3)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区别

从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可以看出,边际收益递减是一个短期的概念,而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即研究的是长期。

边际收益递减不是规模收益递减的原因,而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规模收益递减却小是必然的趋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规模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性。

4. 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

【答案】(1)需求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即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即需求量)越小; 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满足需求规律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需求规律给出了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基本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消费者的行为都严格服从这一规则。违反需求规律的特例有吉芬商品(价格上涨导致人们对它的需求反而上涨,如马铃薯)和炫耀性物品(满足人们虚荣心的物品,其价格上涨更能显示其珍贵及拥有者的社会地位,因此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

二、论述题

5. 论述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特点。

【答案】(1)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

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完全竞争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的生产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

①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长期生产中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与短期小同,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从而厂商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从图可以看出,在长期,厂商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使自己的状况得到改善,从而获得了比在短期内所能获得的更大的利润。

②厂商进出一个行业

厂商进入或退出行业

通过图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 曲线的最低点。这时,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的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即完全竟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式中,MR=AR=P。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