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评论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
【答案】如果现行价格恰好为均衡价格,则经济体系处于一般均衡状态而不再发生变化。但如果现行价格不是均衡价格,交易就有可能在“错误”的价格水平上进行,这将导致整个经济体系无
,他的作用是在法实现一般均衡。为避免上述困难,瓦尔拉斯假定,在市场上存在一个“拍卖人”
市场上高声喊出某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不同价格,然后进行交易,不断调整修正,一直到达到供给
,是达到瓦尔拉和需求相等的均衡为止。这个虚构的拍卖人,有时被称为“瓦尔拉斯式的拍卖人”
斯一般均衡的摸索过程的一部分。
(1)拍卖者假定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进行实际的交易。只有当拍卖人喊出的价格恰好使得供求相等时,交易各方才可以实际成交。
(2)拍卖者假定是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赖以成立的基础。
(3)由上述可知,拍卖者假定完全小符合实际。因此,以该假定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2. 为什么说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是庸俗的分配论?
【答案】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西方经济学家们得出结论:要素所有者是按照要素的贡献大小得到要素的价格即报酬,而他之所以得到该报酬,是因为他提供要素时遭受了等值的“负效用”的损失。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剥削。除此之外,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还存在如下一些具体的缺陷:
(1)资本衡量问题。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如MP L 、MP K 等)是根据生产函数求得的,而生产函数中所包括的变量又必须由实物单位加以表示。然而,资本却找不到一个人致适用的实物单位。既然资本缺乏一个共同的单位。那么生产函数中的资本(K )也就无法加以衡量,从而也就
找不到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这样,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赖以成立的“MR K =利息”的说法就无从成立。
(2)资本家投资及多寡与“节欲”或“等待”关系问题。按照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资本家获得的利息是资本家由于“节欲”或“等待”而承受的“负效用”。事实证明,“节欲”或“等待”是什么东西也制造不出来的,资本家的投资或投资的多寡根本与“节欲”或“等待”无关。
(3)收入分配理论牵涉到对不同的社会人群或阶级的收入作出评价的问题,即以经济学的术语来解释各种人群的收入是否正当或公平合理的问题。因此,它含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色彩。
(4)即使假定边际生产率分配论是正确的,它仍然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因为,一个完整的分配
论不但要像边际生产率分配论那样,能够解释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各种人群或阶级得到不同收
入的理由,而且还要说明一定的社会条件得以形成的原因。这是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自身做不到的。
因此,认为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是庸俗的分配论是有理由的。
3. 我国一些城市由于生活和生产的用电激增,导致用电紧张,电力供给不足。请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种问题。并回答以下问题:
(1)这种措施对消费者剩余有什么影响?
(2)这种措施对生产资源的配置会产生哪些影响?
(3)这种措施对消费者收入会产生什么影响? 政府又可以做此什么?
【答案】(1)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电价来缓解或消除用电紧张的状态。因为通过提高电价,一方面可以减少用电的需求; 另一方面又可以刺激电力的供给,从而缓解甚至消除这个问题。这一措施会减少消费者剩余。如图所示,电的需求曲线为D 。当电的市场价格为P 1时,消费者的用电需求量为Q 1,消费者剩余相当于
量减少为Q 2, 消费者剩余相当于
面积相当于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
的面积。当政府将电的市场价格提高到P 2时,消费者的用电需求。显然,政府提高电价,减少了消费者剩余,图中阴影部分
图
(2)政府采取这一措施会促使人们节约生活和生产用电,避免用电浪费,将有限的电力供给量使用在最重要或真正需要的生活和生产用途上,提高用电效率,促进电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从长期看,提高电价还会促使更多的生产资源转移到电力生产行业,增加电力供给量。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以扶植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发新工艺,促进火力、水力、核能和风力发电,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供给的短缺问题。
除此之外,由于电几乎是各种产品的基本生产资源,而且电的相近替代品是十分缺乏的,所以,提高电价会普遍增加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可能造成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因此,这也是政府在提高电价时需要考虑和协调的一个问题。
(3)在居民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提高电价会降低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为了保持居民的实际
收入水平不变,政府可以对居民实行用电补贴。
4. 设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500-5P,成本函数为C=20Q。试问:
(1)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
(3)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
【答案】(1)该产品由垄断厂商生产时,市场的需求函数即为该厂商的需求函数。
于是,由Q=500-5P,可得P=100-0.2Q。故可得该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Q=200。
此时有:。
故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为200,价格为60,厂商能得到的利润为8000。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由已知得:MC=20,所以应满足:
100-0.2Q=20
解得:Q=400,此时有:P=20,π=0。
即达到帕累托最优时的产量为400,价格为20,厂商能得到的利润为0。
(3)当P=60,Q=200时,消费者剩余为:
当Q=400,P=20时,消费者剩余为:
所以,社会净福利损失为:16000-4000-8000=4000。这里,16000-4000=12000是垄断造成的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其中,8000转化为垄断者利润。因此,社会福利纯损失为4000。
二、论述题
5. 某人有收入R 元,欲购买商品x ,请分析他的购买决策是如何做出的,推导出x 的需求曲线,如果坚持认为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则他的效用函数具有什么形式。
【答案】(1)商品x 需求曲线的推导
商品x 的需求曲线可以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来推导。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如图所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