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这表明当时()

A . A.“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客观并存
B . B.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
C . C.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
D . D.“相互的启蒙”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

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这样一种进步思想,它倾注了创立者毕生心血,融铸了中西思想文化精粹,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指() A.陈独秀的激进民主思想。 B.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C.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D.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有人说:如果古代有诺贝尔奖,那么得主都会是中国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政府的高度重视。 B.古代中国人比其他民族人更聪明。 C.古代中国没有外来侵略。 D.封建经济的发达。 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的理解有误的是() A.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B.《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 D.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 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关心人民疾苦,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请分析“齐民”的意思是() A.统治者。 B.南方人民。 C.平民百姓。 D.农学家。 《齐民要术》的序言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同“缺”)而不录。”这说明该书() A.重视商业发展。 B.推动了南方农业生产。 C.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 D.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这表明当时()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