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理论811中外美学史论之美学原理新编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

【答案】(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

(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

(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2. 美感和快感有什么关系?

【答案】(1)多数美学家认为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它和生理快感是不同的。我们也赞同这种看法: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应该把它的生理快感加以区分。区分的根据主要是两点:

①美感是超实用,超功利的,而生理快感则起于实用要求的满足,如口渴时喝水所获得的快感,肚饿时吃饭所获得的快感;

②美感的实质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美感必有一个审美意象,而生理快感完全受外来刺激所支配,他不可能出现情景交融,物我同一,不可能有审美意象。

(2)但是,我们不要把生理快感和美感的这种区别加以绝对化。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人的美感,主要依赖于视,听这两种感官。

②除了视听这两种感官,其他器官(格兰. 亚伦说的“低等感官”)获得的快感,有时也可以渗透到美感当中,有时可以转化为美感或加强美感。

3. 列举并简要说明美学史上几种有代表性的艺术定义。

【答案】(1)模仿说

模仿说是古希腊时人们对艺术的普遍认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提出模仿说。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2)表现说

表现说强调个人情感的表现,认为艺术以表现创作主体的情感为主要内容。

(3)有意味的形式说

20世纪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所谓“形式”,在视觉艺术中,是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所谓“意味”

乃是这种纯形式背后隐藏着的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感。这样,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

(4)符号说

当代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

4. 简述自然物与人的生活的联系。

【答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自然物都是人的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自然美的领域一旦扩大到植物的范围,植物本身所具有的那些极为丰富的形式特征,促进了人们对许多形式规律的掌握。自然物与人的生活的紧密联系具体表现为:

(1)山水成为美的对象

①中国山水诗画

a. 秦汉都是以人物画为主,到了魏晋南北朝山水画逐渐发展,但多为人物画背景。

b. 东晋、南朝时,山水画才开始成为独立画种。南朝时宗炳著有《画山水序》,王微著有《叙画》,都是专门总结山水画的经验。

c. 山水诗山水诗比山水画出现可能更甲一些,如魏曹操《观沧海》。

d. 山水诗画兴起的社会原因

第一,当时诗人画家主要是文人墨士或士大夫,有些是对现实生活不满,到自然中寻求慰藉。 第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愈来愈向多方面发展。

第三,自然事物愈来愈多地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从动物、植物,扩展到山水等方面,这也是人类审美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西方

十七世纪荷兰才出现独立的山水画,产生了一批风景画家。

a. 这批画家对自然发生兴味的社会原因

当时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奴役获得独立,取得胜利的资产阶级对那些为天主教堂服务的圣像画失去兴趣,因此产生了许多表现人和自然美的绘画。

b. 代表性的风景画家

第一,雷斯达尔,其作品如《埃克河边的磨坊》,气魄雄伟,气势磅礴,色彩纯朴、深沉; 第二,霍贝玛常画乡村中平常的景物,颇有田园诗趣,如《并木林道》景色秀丽、舒展; 第三,伦勃朗风景画也很好,色彩浑厚、纯朴。

③十九世纪在法国也出现了许多风景画家

a. 巴比松画派。

b. 法国风景画家柯罗不仅画宁静的风景,还画一些崇高的自然现象。

c. 意义:自然美的领域更扩大了,惊心动魄的自然现象也可以成为审美对象。

(2)人类与自然有着密切联系

①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愈来愈扩大。

②人类与自然联系扩大的具体表现

a. 自然作为物质生活的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大;

b. 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

③自然美的根源:离不开社会和生活的客观联系,离不开人。

5. 艺术作品可分为哪几层,各层有什么关系?

【答案】(1)艺术作品的层次

①物质材料层

即艺术作品赖以在现实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如大理石、画布、颜料、纸张、舞台、银幕、胶卷和录像带等;

②符号形式层

各种艺术都有自己指向意象世界的独特的符号形式,如色彩、线条、形体、音符、旋律、词语等,他们构成了艺术作品的第二层次;

③意象世界层

它是指建立在前两个层面基础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它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层次;

④超验意境层

超验意境层是审美意象背后所蕴涵着的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它是艺术作品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2)艺术作品四个层面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四个层面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共同构成犷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后面的层面总是以前面的层面为基础的,同时,它们又并非超越于前者之外,而是如水乳交融般地渗透在前者之中。

例如,符号形式本来就始终是以物质材料的方式存在的,而审美意象则是通过符号形式的意义来构成的; 意境虽然具有形而上的超验色彩,但却从不脱离具体的审美意象,意象层面恰恰是进入意境层面的必由之路。没有意象的引导,意境的产生根本无从谈起。中国的戏曲没有布景,只凭动作及意象来暗示一种境界; 中国的古诗少用动词,仅凭名词、形容词构成的意象就能引导读者进入一种超验的意境。

总之,艺术作品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结构系统,又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各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凭依,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这些层面只有在整体的结构系统中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地位,离开了这个整体,每一单个的层面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6. 试对美感的特征作出综合描述。

【答案】(1)“无功利性”

“无功利性”的根源来自审美意象的“超越性”。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不再是单个的“自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