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艺术概论(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艺术流派

【答案】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批思想倾向、艺术主张(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的形成,有的是自觉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宣言,有自己的创作队伍和代表艺术家,如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 有的是不自觉形成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或相似而组合在一起,如威尼斯画派; 或是被后人归总为特定的流派,如意识流文学等。

2. 列夫·托尔斯泰

【答案】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所著《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均为不朽之作。文学创作的同时,托尔斯泰还以浓郁的兴趣探讨了一些重要的美学问题,所著《莫泊桑文集序》、《艺术论》、《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等,提出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美学见解。托尔斯泰是艺术表情论的著名代表,他认为艺术的功能与使命就是在人际间建立普遍的情感联系,艺术品的水平取决于情感的真诚、独特、清晰所产生的感染力。在《艺术论》中,托尔斯泰详细论述了情感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他指出,艺术的感染力是区分真正艺术和虚伪艺术的标志。艺术感染力的程度取决于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解释。他以特有的概括的广度,创造了史诗体小说,是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一,它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史中也有巨大的影响。

3. 罗杰·弗赖

【答案】罗杰·费赖是英国形式主义批评家,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批评的开山鼻祖。他不仅在美术史上,而且在当代美术评论上都特别强调一种形式的美。认为,面对一张画,我们要谈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内容很容易,对一个评论家来说,要谈它的构成、色彩、线条等形式问题就很难。只有后者才是真正的艺术的评论,而前者是非艺术的评论,这个观点后来基本上成为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批评的出发点。它的美术评论是一种纯审美的评论,完全排除了社会的含义,直接推出了后印象派,包括“后印象派”这个名词,他的理论对20世纪美术批评影响颇深。

4. 造型艺术的瞬间性

【答案】造型艺术的瞬间性是指造型艺术为了能够以形传神、以静写动,从而在事物运动的动静交叉点上,抓住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瞬间形象,并将其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通过将瞬间闪现的画面,把日常生活当中的典型之处捕捉出来,这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5. 电视散文

【答案】电视散文是一种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散文般优美的意境。电视散文将电视与散文联姻,催生成一个新的文学载体,具有文学性,包涵浓郁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审美空间。同时它又具有电视性,以画面、音乐、色彩、字幕、声响等艺术元素构成直观的审美视觉空间,在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中,产生审美的即时互动效果。电视散文的代表作有温州电视台的《永远的廊桥》、四川电视台的《哑巴渡》等。

6. 主体性

【答案】主体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艺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甚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因此,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主体性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7. 意境

【答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艺术中,意境是指艺术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象整体达到情与景高度融会、艺术家自我与客观物象实现深刻交流而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在长期的美学探讨的基础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的意境说产生了重大影响:意境首先是“情景交融”,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对象之中,成为一种客观化的情感,即移情于景,借物抒情。意境不仅只是情与景的融合,而且也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8. 审美期待

【答案】审美期待是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和欣赏过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示,它使接受者具有期待视野,并希望在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得到满足。审美期待是接受者进行艺术鉴赏的心理前提,它影响着接受者与艺术作品的交融互动,影响着再创造的积极发挥,影响着艺术鉴赏的现实展开。

二、简答题

9. 为什么说“即将到达高潮前的瞬间,是最能够调动观众想象力的瞬间”?

【答案】之所以说“即将到达高潮前的瞬间,是最能够调动观众想象力的瞬间”,原因在于:

(1)绘画、雕塑、摄影和书法作品具有瞬间性

绘画、雕塑、摄影和书法从本质上讲,都是空间的静态艺术,不适于表现事物的运动和过程。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时间和空间之中,根本不存在绝对静止不变的事物。因此,造型艺

术要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就必须找到恰当的表现方式,也就是在动和静的交叉点上,抓住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某一瞬间的形象,将它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这就是造型艺术瞬间性的特点。

(2)选取瞬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选取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最精彩的瞬间,成为画家、雕塑家、摄影家们创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成为美学家、艺术家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课题。大量艺术作品的实例说明,造型艺术瞬间性的特点,不但适用于雕塑,也同样适用于绘画和摄影。造型艺术应当选取事物运动或变化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瞬间形象,最大限度地运用暗示性手法,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

例如,古希腊米隆的著名大理石雕像《掷铁饼者》,抓住了运动员把铁饼掷出前的最紧张、最有力的那一刹那,塑造出举世闻名的这座雕像。竞技者正在弯腰扭身,全身的重量落在右脚上,执铁饼的右手向后猛伸,全身肌肉蕴藏着巨大的爆发力,这种引而不发的姿态更能调动观赏者的想象力。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座雕像仍然被当做是体育运动的最好象征和标志。

因此,即将到达高潮前的瞬间,是最能够调动观众想象力的瞬间。

10.简述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答案】(1)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艺术概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解释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同时需要明确两点:一是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艺术批评的关系; 二是艺术理论与部门艺术理论的关系。

(2)艺术概论的学科性质

艺术概论主要是阐明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艺术理论并不具体地描述艺术发展的历史和艺术历史上的各种思潮流派,也不具体地研究和评价某个艺术家、某件艺术作品。艺术理论在论述或论证中,也会借用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研究成果,但那都是作为论据而提出的。艺术理论要阐明的是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各门类的艺术现象都是艺术理论的研究对象。但艺术理论并不专门研究某一部门艺术,而是研究各个部门艺术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它虽然也要研究各个部门本身的特点,却并不把某一种艺术现象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这个任务要靠部门艺术理论来解决。

11.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

【答案】(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①政治影响艺术的发展

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最终决定艺术的因素是经济基础。

a.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