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蛋白激酶VS 蛋白酶体
【答案】蛋白激酶又称蛋白质磷酸化酶,是一类催化蛋白质磷酸化反应的酶,能够特异性地在某些蛋白质的某些氨基酸位点上添加磷酸基团。蛋白激酶在细胞内的分布遍及核、线粒体、微粒体和胞液。一般分为3大类:①底物专一的蛋白激酶:如磷酸化酶激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等。②依赖于环核苷酸的蛋白激酶:如环腺苷酸(cAMP )蛋白激酶,环鸟苷酸(cGMP )蛋白激酶。③其他蛋白激酶:如组蛋白激酶等。
蛋白酶体是一类能降解细胞不需要的或受到损伤蛋白质的蛋白复合物。经过蛋白酶体的作用,蛋白质被切断为约7〜8个氨基酸长的肽段,这些肽段可以被进一步降解为单个氨基酸分子,然后被用于合成新的蛋白质。蛋白酶体是细胞用来调控特定蛋白质和除去错误折叠蛋白质的主要机制。一般来说,需要被降解的蛋白质会先被一个称为泛素的小型蛋白质所标记,被标记上的蛋白质就会被蛋白酶体降解,因此人们常把蛋白酶体和泛素结合起来,将这一过程称为泛素依赖性蛋白酶体降解途径。
2. 基因组
3. GFP
【答案】GFP 的中文名称是绿色荧光蛋白,是指在水母中发现的,在蓝色波长范围的光线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的蛋白质。其在氧化状态下产生荧光,强还原剂能使GFP 转变为非荧光形式。GFP 作为一种基因标志,可以进行蛋白质定位,研究蛋白质的分布、合成和降解以及运动等性质。
4. 内吞作用(endocytosis )。
【答案】内吞作用,又称入胞作用,是细胞将胞外的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转运到胞内的方式。当被转运的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靠近细胞膜并结合于细胞表面后,膜逐渐内陷将其包围,形成吞噬小泡进入细胞内。根据入胞物质的性质及大小,可将内吞作用分成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两种类型。而根据内吞物质是否4专一性,又可将内吞作用分为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和非特异性的内吞作用两种情况。
5. 冷冻蚀刻技术 【答案】基因组(genome )是指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倍染色体组中总的遗传信息。
【答案】冷冻蚀刻技术是指首先用快速低温冷冻法将样品迅速冷冻;然后在低温下使相对脆弱部位断裂,用铂、金等金属进行倾斜喷镀,再垂直于断面进行碳真空喷镀,形成一层连续的碳
膜;最后将样品本身消化,在电镜下观察碳膜和金属“铸型”的一种技术。主要用来观察膜断裂面的蛋白质颗粒和膜表面结构,不需包埋和固定,能保持样品的真实结构。
6.
连接的糖基化
【答案】
化修饰方式。
7.
【答案】连接的糖基化是指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由不同的糖基转移酶催化,将一个一个单糖连接到丝氨酸、苏氨酸、羟赖氨酸或羟脯氨酸的羟基0原子上的糖基 的中文名称是配体门控通道。配体门控通道是指仅在细胞外的配体(如乙酰胆碱等化学信号)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时发生反应,引起通道蛋白构象发生改变,使闸门开放的离子通道。配体门控通道属于离子通道。
8. 癌基因VS 肿瘤抑制因子
【答案】(1)癌基因
癌基因是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正常基因,其突变能引起正常细胞癌变。癌基因可分为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两大类。病毒癌基因是指反转录病毒的基因组里带有可使受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发生癌变的基因。细胞癌基因即原癌基因,是指在正常细胞基因组中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起主要调控作用的基因,在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变成具有致癌能力的癌基因。
(2)肿瘤抑制因子
肿瘤抑制因子又称抑癌基因,是正常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负调控因子,它编码的蛋白在细胞周期的检验点上起阻遏周期进程的作用。抑癌基因有两个拷贝,其中一个拷贝正常,可保证正常的调控作用,两个拷贝都丢失或失活,才能引起细胞增殖的失控。
抑癌基因与癌基因之间的区别:癌基因的突变性质为显性,抑癌基因的突变性质为隐性。
二、选择题
9. (多选)成纤维细胞形成的黏着斑的作用是( )。
A. 将细胞固定在基底上
B. 确定运动方向
C. 提供动力
D. 加快速度
E. 防止细胞回缩
【答案】AE
【解析】黏着斑是肌动蛋白纤维与细胞外基质之间连接方式。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通过黏着斑贴附于培养皿基质上,微丝终止于黏着斑处,有助于维持细胞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以及影响细胞生长的信号传递。
10.( )—般是活性染色质的标志。
A. 乙酰化
B. 甲基化
C. 磷酸化
D. 泛素化
【答案】A
【解析】甲基化和磷酸化在活性与活性染色质中都存在。
11.在下列细胞器中,能分拣内吞大分子的是( )。
A. 内体
B. 滑面内质网
C. 高尔基体
D. 糙面内质网
【答案】A
【解析】内体是膜包裹的囊泡结构,有初级内体和次级内体之分,初级内体是由于细胞的内吞作用而形成的含有内吞物质的膜结合的细胞器,次级内体中的pH 呈酸性,且具有分拣作用,能够分选与配体结合的受体,让它们再循环到细胞质膜表面或高尔基体反面网络,
12.小肠上皮吸收葡萄糖以及各种氨基酸时,主要通过( )达到逆浓度梯度运输。
A.
与
B.
与
C.
与相伴运输 相伴运输 相伴运输
D. 载体蛋白直接利用A TP 能量
【答案】A
【解析】小肠上皮吸收葡萄糖以及各种氨基酸时,伴随着
输方式称为共运输,属于协同运输方式。
13.(多选)提供合成能量的跨膜质子梯度发生在( )。
A. 线粒体内膜
B. 线粒体外膜
C. 叶绿体内膜
D. 类囊体膜 【答案】
【解析】
的合成是由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相偶联形成的,电子传递是在线粒体的内膜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这种运上进行的,光和磷酸化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