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兰州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兰州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兰州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5

2018年兰州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25

2018年兰州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35

2018年兰州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47

一、名词解释

1. 现金交易数量说

【答案】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是货币交易数量说的代表,他曾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M 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平均量,V 代表货币的流通速度,P 为交易中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T 为各种商品的交易量。

所以M=PT/V,费雪认为其中V 和T 在长期内都不受M 变动的影响,V 由制度因素决定,而T 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和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因素,所以费雪的结论是“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

2. 货币外生性

【答案】货币外生性与货币供应决定于内生变量的观点相反,认为货币的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和操作手段,并非决定于经济运行的经济变量的变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就是从经济之外对货币供给进行控制。如果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那么,货币当局就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过程。

3. 货币需求函数

【答案】货币需求函数是表达货币需求量与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式,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

建立货币需求函数主要为满足以下三个用途:一是用于分析各种因素对货币需求的不同影响,包括影响的方向和影响的程度; 二是用于验证货币需求理论分析的结果; 三是作用十预测一定时期内全社会货币需求量及其变化的方向,作为制定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给的依据。

影响和决定货币需求的变量有多种,所以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多元函数。按照货币需求中自变量的性质及对货币需求的不同影响,这些变量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和其他变量,其中规模变量是指决定货币需求规模的变量。这类变量主要有财富和收入两种; 机会成本变量即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和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实物资产的收益率可用通货膨胀率来反映; 除上述各种变量外,影响货币需求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可测量和不可测量的两种因素,可测量的因素有货币自身收益率; 不可测量的因素有制度因素,宏观经济政策等。

M 为货币数量; V 比较典型的货币需求函数有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交易方程式(MV=PT,式中,

为货币流通速度; P 为一般物价水平; T 为商品与劳务的交易量)与剑桥方程式(M=KPY,式中,M 为货币数量; K 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 P 为一般物价水平; Y 为一定时期内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产出; PY 表示名义国民收入水平),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

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Y 表示国民收入,i 示利率,L , 表示M , 与Y 的函数关系,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

函数关系),以及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币量; P 表示价格水平; 表示为满足式中,M 表示名义货表示物价的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

预期变动率; w 表示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率; Y 表示货币收入; u 为其他随机因素。 4. 中间业务

【答案】指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最常见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传统的汇兑、信用证、代收和代客买卖等业务。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指中央银行为获得非利息收入,办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金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中央银行是全国清算中心,由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集中在中央银行,因而他们彼此之间由于交换各种支付凭证所产生的应收应付款项,就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划拨来清算。同时中央银行通过资金划拨系统,用网络连接全国主要地区的主要政府部门和银行。中央银行不仅为商业银行办理票据交换和清算,而且还在全国范围内为商业银行办理异地资金转移业务。

5. 通货膨胀

【答案】指商品和劳货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对于这个定义,有必要增加几点说明:①考察的对象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有别于股票等金融资产的名义货币价格。②指的是货币价格,即商品,劳务与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而非不同商品,劳务之间的相对比价。③不是一次性或短期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经济周期性的萧条以后出现的周期性复苏阶段的价格上升不是通货膨胀。④不是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价格水平的上涨。⑤是价格总水平的明显上升。轻微的价格波动不是通货膨胀。不过,这一数量标准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是一个主观性的概念。衡量指标有三个:消费物价指数(CPI ),批发物价指数(WPI ), GNP 平减指数(GNPdeflator )。

6. 非银行金融机构

【答案】指除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专业银行以外的其他经营金融业务的公司或组织,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信用合作社、租赁公司、消费信贷机构、基金组织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小能吸收存款,业务范围也很狭窄,所提供的服务有限,它只能做资金经纪人,不具备创造信用的能力。但都是以信用方式集聚资金并投放出去以达到盈利的目的,与

商业银行及专业银行并无本质的区别,仍然属于金融机构。

7. 国际收支调整(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

【答案】国际收支调整是指一国政府从本国经济发展的自身需求出发,或出于对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压力的考虑,对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进行调整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过程。国际收支调整的原则:①根据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类型选择恰当的调节方式; ②选择国际收支调节力一式时必须注意国内经济均衡; ③选择调整力一式时要注意外界的阻力。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政策措施:①财政政策,主要是运用财政支出增减和税率的变动来刺激或抑制国内总需求,进而影响进出口需求,达到调节目的; ②货币政策,主要运用法定准备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总需求和资本流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③汇率调整,通过本币升贬值来调节国际收支,使国内经济避免受外部经济干扰; ④直接管制政策,即指国家对国际经济交易直接干涉的政策,包括财政金融管制和贸易管制; ⑤国际经济合作。为了实现全球国际收支平衡,应加强国际金融合作,通过建立区域性集团、废除贸易壁垒,促使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各国得到随时所需的货币等方法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⑥国际信贷,通过资本输出输入来调整国际收支,使其恢复平衡。

8. 公开市场操作(业务)

【答案】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以影响基础货币的活动。公开市场业务作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越性:①中央银行能够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影响银行准备金、从而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②公开市场业务使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③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不像贴现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 ④由于公开市场业务的规模和方向可以灵活安排,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它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而不会像存款准备金的变动那样,产生震动性影响。

9. 买入价(Buying Rate)、卖出价(Selling Rate)与中间价(Middle Rate)

【答案】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考察,汇率可分为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买入价是银行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由于这一汇率多用于出口商与银行间的外汇交易,故也称为“出口汇率”。卖出价是银行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由于这一汇率多用于进口商与银行间的外汇交易,故也称为“进口汇率”。银行买卖外汇时,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从中获得差价收益。在以直接标价法标价的国家中,银行所报的外汇汇率的前个数字是买入价,后一个数字是卖出价; 在以间接标价法标价的国家中,银行所报的外汇汇率的前一个数字是卖出价,后一个数字是买入价。

中间价是银行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中间价=(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它是不含银行买卖外汇收益的汇率。中间汇率常用来衡量和预测某种货币汇率变动的趋势。西方报刊在报道汇率消息时,常采用中间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