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财经大学战略管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支持活动
【答案】支持活动是指用以支持主体活动,而且内部之间又相互支持的活动包括企业投入的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结构。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一种支持活动既支持整个价值链的活动,义分别与每项具体的主体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基础结构活动是支持整个价值链的运行,不分别与每项主体发生直接的关系。与主体活动一样,每一种支持活动又可依行业不同进一步细分成若干项独具特色的活动。其中,采购管理是指采购企业所需要的投入品的职能,而不是指被采购的投入品的本身; 技术开发是指可以改进企业产品和工序的一系列技术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职工的招聘、雇用、培训、提拔、激励和退休等各项管理活动; 基础结构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控制系统以及文化等活动。
2. 独资
【答案】独资(经营)是企业国外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高阶段,是指企业在国外市场上单独控制着一个企业的生产和营销的经营方式。独资经营的优点是:可以使企业获得百分之白的所有权,全部利润归自己所有。此外,独资经营可以摆脱合资经营在利益、目标等方面的冲突问题,从而使国外子公司的营销战略与企业的总体战略融为一体。企业采取独资经营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还可以更直接、更全面地积累国际营销经验。独资经营的缺点是:投入的资金最多,风险也最大; 东道国政府和公众可能不欢迎外来企业,不能得到当地合作者的帮助; 灵活性也最差。
3. 要素察赋
【答案】要素享赋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要素所处的地位,包含基础要素(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和人口等)以及高级要素(通信设备、掌握熟练地高技术的劳动力、科研设施和技术诀窍等)。基础要素和高级要素都能为一个国家提供竞争优势。要素享赋是波特提出的关于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四大要素之一。
4. 经营范围
【答案】经营范围又称企业的定域,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活动领域。它反映出企业目前与其外部环境发生作用的要求。大多数企业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自己的产品和市场来确定经营范围。只有产品与市场相结合,才能真正形成的企业的经营业务。企业确定经营范围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从产品角度来看,企业可以按照自己产品系列的特点会和根据产品系列内含的技术来确定经营范围。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市场来描述经营范围。
5. 部门化
【答案】部门化是指对工作专门化细分之后,按照类别进行分组,以便员工可以相互协调、共同的工作的方法。部门划分的目的是:确定组织中各项任务的分配、以及责任的归属,以求分工合理、职责分明,有达到组织的目标。具体的分类可以根据活动的职能分类,产品的类型分类、地域分类、顾客群分类等。部门划分应遵循的总的原则是分工与协作原则。部门化的具体原则有:力求维持最少部门; 确保目标的实现; 各部门任务的分配应平衡,避免忙闲不均; 检查职务和业务部门分设,即检查人不应隶属于受检查的业务部门。
6. 公司战略
【答案】公司战略又称总体战略,是指在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多种经营的企业)里的企业战略中最高层次的战略。它需要根据企业的目标,选择企业可以竞争的经营领域,合理配置企业经营所必需的资源,使各项经营业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从公司的经营发展方向到公司各经营单位之间的协调,从有形资源的充分利用到整个公司价值观念、文化环境的建立,都是公司战略的重要内容。公司战略的特点是:从形成的性质看,公司战略是有关企业全局发展的、整体性的、长期的战略行为; 从参与战略形成的人员看,公司战略的制定与推行的人员主耍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看,公司战略与企业的组织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7. 直接出口
【答案】直接出口是指企业把产品直接卖给国外的客户或最终用户,而不是通过国内的中间机构转卖给国外顾客。直接出口要求企业有自己的国际营销渠道,有专人负责出口营销的管理工作。直接出口投资较大、风险较大,但潜在的报酬也较高。直接出口的形式有:企业驻外办事处; 建立国外销售子公司; 直接卖给最终用户; 国内出口部; 企业从事直接出口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对调整经营战略、占领国际市场、树立企业的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直接出口要求企业投入的资源多,对企业内部专业人才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比间接出口高得多,因此,直接出口的风险较人。
8. 规模经济
【答案】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趋于下降。规模经济促成成本下降的原因是在某个时间里生产产品的数量,当生产产品数量增加后,分摊到每个产品的固定成本金额减少。规模经济可能与产品或服务的全部领域有关,也可能只涉及其中一部分特定的经营业务和活动,这就要求企业有必要分别检测产品成本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把握住单位成本和规模经济的关系。
二、思考题
9. 在干什么条件下,企业的公司战略与业务战略是合一的?
【答案】公司战略又称总体战略,是指在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多种经营的企业)里的企业战
略中最高层次的战略。业务战略,又称经营单位战略,是指战略经营单位、事业部或子公司的战略。业务战略是在公司战略的制约下,指导和管理具体经营单位的计划和行动,为企业的整体目标服务。当企业形态简单,经营业务和目标单一时,企业的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是统一的。
10.企业如何更好地调动与运用战略控制的制约因素。
【答案】管理人员在选择一种或多种控制方式时,一般应考虑三种制约因素,即控制的要求、控制量以及控制的成本。
(1)控制的要求
在一个企业里,管理人员往往要控制某些特定行为或作业运行。控制的根据就是这些行为或作业对整个企业效益的影响程度。因此,企业控制的重点应放在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行为上,而不应放在那些较容易控制的细节上。
(2)控制量
每一种控制手段所提供的控制量,既取决于最初的控制设计,也取决于该手段对企业环境适应的程度。一般来讲,人员控制可以提供某种程度的控制,但这种控制很少或根本不能提供失败的警告。一旦管理的要求、机会或需求发生变化,人员控制很快会失效。具体活动控制与成果控制所提供的控制量可以有很大的变动范围。在一般情况下,控制需要做到:
①详细规定每个人的工作内容;
②防止意外活动,经常有效地监控各项活动或成果;
③有一定的奖惩制度。
(3)控制成本
控制成本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①控制系统的价格成本;
②各种控制系统所产生的副作用对实际成本的影响。
从控制系统的实际价格来看,人们掌握的技能越熟练,成本费用越有降低的趋势。控制系统副作用的影响应该引起注意,尽量在工作中避免。
11.行业的经济特性有哪些方面?
【答案】对于企业所在的行业,可以定义为是由一些公司构成的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有着众多相同的属性,以至它们为争取同样的买方群体面而展开激烈的竞争。小同的行业之间,在经济特征和结构上会有着很大的差异。行业最主要的经济特性具体如下:
(1)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是指行业的年销售收入或销售单位。市场状况一般表现在:
①供求形势
供求形势基本表现为三种类型:
a. 供不应求;
b. 供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