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825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表面接触疲劳强度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表面接触疲劳强度的条件为如果满足此条件,则表面不会发生点蚀失效。

2. 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光轴,什么情况必须用阶梯轴?分析其优缺点,进行比较。

【答案】只有一些特殊情况才用光轴,扭轴受力(力矩、扭矩)均匀一致,可以把配合不同的零件(基轴制)装在轴上以达到不同的要求(如活塞销),这种轴加工方便,但用得较少。

阶梯轴的轴上零件安装定位方便,当轴的各部分所受弯矩、扭矩不同时,阶梯轴可以按强度要求确定各部分直径,因而阶梯轴可以节省材料、减轻质量。一般情况下以用阶梯轴为宜。

3. 试述确保齿轮传动正常工作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案】确保齿轮传动正常工作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1)可通过齿轮承载能力计算:主要是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抗胶合能力计算(高速齿轮)等,来保证齿轮传动的工作强度,以避免发生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磨损和齿面胶合等失效的发生;

(2)结构上措施:采用闭式箱体,改善润滑以防止过度磨损;

(3)工艺上措施:提高齿面硬度,防止齿面塑性流动发生。

4. 在设计滚动轴承组合部件时,轴上的零部件通常需要设计调整,试回答都需要做哪些调整? 通常采用的调整方法有几种? 如图所示的轴承组合部件1和2处的零件都是起何作用的

?

【答案】在设计滚动轴承组合部件时,需要做轴承游隙及轴上零件位置的调整。

常用的调整方法有:(1)零件的轴向定位:轴肩、套筒、轴端挡圈、轴承端盖、圆螺母等;(2)零件的周向定位:键、花键、销、紧定螺钉以及过盈配合等。

图所示的轴承组合部件1是轴承端盖与套杯间的调整垫片,作用是调整轴承游隙;部件2是套杯和机座间的调整垫片,作用是调整轴系的轴向位置。

5. 零件在轴上的轴向固定、周向固定的目的是什么?常用哪些固定方法?

【答案】零件在轴上的轴向固定的目的是使轴上零件在轴上有一个确定的位置,常用的固定方法有:轴肩、挡圈、套筒、圆螺母等组合结构。

零件在轴上的周向固定的目的是确定轴上零件与轴的相对位置以传递一定的运动和动力,常用的固定方法有:键、花键、过盈配合、成形连接等结构。

二、分析计算题

6. 闭式蜗杆传动,蜗杆输入功率模数蜗杆直径(1)蜗杆分度圆导程角;

(2)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

(3)在蜗轮上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用三个分力表示。

蜗杆转速蜗杆头数蜗轮齿数试计算: 蜗杆和蜗轮间的当量摩擦系数

图1

【答案】见图1。

(1)蜗杆分度圆导程角

(2)蜗杆和蜗轮间的当量摩擦角

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

(3)蜗杆转矩

则蜗轮输出转矩:

由此可计算蜗轮各分力:

蜗轮轴向力

蜗轮圆周力

蜗轮径向力

各力方向如图2所示。

图2

7. 如图1所示,试根据液体动压润滑的一维雷诺方程式

(1)产生压力油膜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2)定性画出油膜压力沿x 轴的分布图。

(3)当水平板上载荷F 增大为时,水平板将如何变化?为什么变化后能支撑载荷?

说明下列问题:

图1

【答案】(1)产生压力油膜的必要条件是:收敛的楔形空间有一定相对滑动速度;油从大口滑进小口流出;润滑有一定粘度且供油充分。

(2)油膜压力沿轴的分布图如图2所示。

(3)F 增大,平板下降,分布曲线左边更陡,能平衡力,故可支撑

图2

8. 如图(a )所示的蜗杆传动和圆锥齿轮传动的组合,已知输出轴上圆锥齿轮的转向

(1)为使中间轴上的轴向力能抵消一部分,试确定蜗杆传动的螺旋线方向和蜗杆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