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济南大学化工原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说全回流时,所需的理论板数最少?
【答案】全回流时,操作线与y-x 图的对角线相重合,此时的操作线偏离平衡线最远,即传质推动力最大,故要达到一定的分离要求时,其所需的理论板数最少。
2. 物料干燥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
【答案】物料干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预热段,恒速干燥段和降速干燥段。 (1)预热段:物料吸收气体的热量温度升高,湿含量变化不大。
(2)恒速干燥段:物料表面温度恒定在气体的湿球温度不变,气体传给物料的热量全部用于水分的汽化,干燥速率恒定。
(3)降速干燥段:物料温度上升,干燥速率逐渐减小,气体传给物料的热量只有一部分用于水分汽化,其余用于物料的升温。
3. 说明精馏塔塔顶产品组成不能无限增大的原因。
【答案】原因是:(1)精馏塔塔顶浓度但极限值是
如果
则
的提高受到物料衡算的限制。加大回流比可提高极限值是1;(2)
的提高受到塔板数即精馏塔分离
也有确定的最高极限值;(3)增加回流比意
,能力的限制,即便回流比是无穷大(即全回流)
味着増加蒸发量和冷凝量,这在数值上还将受到塔釜及冷凝器的传热面积的限制。
4. 全回流与最小回流比的意义是什么?各有什么用处?一般最适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多少倍?
【答案】全回流时,达到指定分离要求的理论板数最少。全回流主要用在精馏装置开停工和实验室研究等场合。开工时为不稳定过程,为了尽快达到分离要求,采用全回流操作,然后再慢慢减小回流比至规定回流比。最小回流比是指达到指定分离要求的理论板数最多到无穷,是选择最适宜回流比的依据;一般最适宜回流比是最小回流比的1.2〜2倍。
二、计算题
5. 某精馏塔用于分离苯-甲苯混合液,泡点进料,进料量取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
(1)求塔顶、底的产品量; (2)求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3)若塔顶设全凝器,各塔板可视为理论板,求离开第二块板(由塔顶往下数)的蒸汽和液
第 2 页,共 27 页
进料中苯的摩尔分率为0.5, 塔
顶、底产品中苯的摩尔分率分别为0.95和0.10, 采用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操作条件下可
体组成。
【答案】(1)根据全塔物料守恒有:其中代入解得:
(2)泡点进料:q=l 所以平衡线方程:所以
所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3)塔顶为全凝器,所以代入平衡线方程解得:代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代入平衡线:
6. 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A 、B 两组分混合物,相对挥发度a=2, 进料量F=100kmol/h, 组成(摩尔分数,下同),饱和蒸气进料,塔顶组成
塔底组成
若A 、B 组分摩尔汽
化潜热相等,忽略热损失,塔顶为全凝器,泡点回流,塔釜间接蒸汽加热,试求:
(1)塔顶易挥发组分A 的回收率&和塔底难挥发组分B 的回收率 (2)最小回流比(3)塔釜最小汽化量
(4)若塔釜汽化量为最小汽化量的1.5倍,操作回流比R 。 【答案】(1)由全塔物料衡算得
解得:
塔顶易挥发组分A 的回收率为塔底难挥发组分回收率为
(2)饱和蒸气进料q=0, q 线与相平衡线的交点坐标为
第 3 页,共 27 页
则最小回流比为
(3)塔釜的最小汽化量对应于最小回流比时汽化量,则
⑷若
此时,实际回流比为
(滤液)/h,过
,
7. 用一回转真空过滤机过滤某水悬浮液,操作真空度为80kPa ,生产能力为滤面积为
,转鼓沉浸角为120°,转数为0.6转/分,现拟用一板框过滤机代替上述回转真空过
滤机,已知滤框长与宽均为1000mm ,过滤压力为196kPa (表压),要求获得的滤液量为过滤时间0.5小时,设滤饼不可压缩,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试求:
(1)需要滤框和滤板各多少;
(2)板框过滤机过滤终了后在压力仍为196kPa (表压)下用相当于滤液量1/5的水洗涤,洗涤时间为多少小时?若卸渣、重装等辅助时间为0.2小时,则生产能量为多少转真空过滤机生产能力
)
代入数值为:
若滤饼不可压缩则过滤常数正比于压力差,贝
此题中,对于板框过滤机:
代入数值为:
则滤框个数为:
则滤板的个数为:13+1=14个 (2)洗涤时间为:
第 4 页,共 27 页
(滤液)/h?(回
【答案】(1)已知真空过滤机生产能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