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综合 流体力学或化工原理之化工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造成溶液过饱和度的方法有哪些?溶液结晶的两个阶段是指哪两个阶段?

【答案】造成过饱和度的方法有: (1)降低温度(冷却结晶); (2)溶液浓缩(蒸发)。

溶液结晶的两个阶段:晶核生成,晶体成长。

2. 蒸发器提高流体循环速度的意义有哪些?

【答案】蒸发器流体循环速度提高,可增大传热系数,从而传热速率高,并可减少溶液在加热管内析出晶体,且可减轻传热表面的污垢积存。

3. 将60°C 的湿泥坯(砖)放入80°C 的热空气流中干燥,空气的湿球温度为50°C ,试说明该泥坯从放入时起到完全干燥为止的温度变化(假设空气量很大,其温度与湿度均保持不变)。

【答案】该题为恒定干燥条件,开始时,湿泥坯中含有较多的非结合水,这部分非结合水先被干燥,温度由60°C降低至空气的湿球温度50°C; 然后泥坯表面维持50°C被干燥,此过程为恒定干燥阶段;然后温度会由50°C不断升高(进入降速阶段);完全干燥时,达到平衡含水量,泥坯的温度达到热空气流的温度80°C。

4. 请简述萃取操作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说明萃取相图中各点、区、线的含义。

A 、B 、S 、P 点;①、②区;

线

【答案】萃取是指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

A 溶质, B 稀释剂,S 溶剂,P 辅助曲线与溶解度曲线的交点 ①均相区,②两相区

联结线,P-Q 辅助曲线。

二、计算题

5. 某湿物料用热空气进行干燥,空气的初始温度为20°C ,初始湿含量为0.006kg 水/kg绝干空气,为保证干燥产品的质量,空气进入干燥器的温度不得高于90°C 。若空气的出口温度选定为60°C ,并假定为理想干燥过程,试求:(1)将空气预热至最高允许温度即90°C 进入干燥器,蒸发每千克水分所需要的空气量及供热量各为多少?热效率为多少?(2)若将干燥器出口气体的2/3回流至入口与新鲜空气混合,并同样使气体的入口温度为90°C , 蒸发每千克水分所需要的空气量、供热量及热效率各有何变化?

【答案】(1)对于理想干燥过程,气体状态的变化是等焓的,即

蒸发每千克水所需要的空气量为

蒸发每千克水所需供热量为

此干燥过程的热效率为

(2)由图可知,采用废气再循环流程

最终排出干燥器的干空气量等于新鲜干空气量V ,而循环干空气量为2V

。入口气体温度

绝干空气不变。

因为是理想干燥器,所以进出干燥器气体的焓相等。

混合点的物料衡算式为将已知的

代入,且

(kg 水/kg绝干空气)

混合点的焓衡算式为则有

将已知数据代入,可求出蒸发每千克水所需要的空气量

联立式①、式②解得

蒸发每千克水所需要的热量为

此干燥过程的热效率

6 某逆流操作的吸收塔,用纯溶剂等温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A 组分。混合气的处理量为60km/h,.

进塔混合气中A 组分的含量为0.05(摩尔分率),回收率为80%,相平衡关系为y=2x。填料塔的塔径为0.8米,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为最小液气比的1.25倍,试求:

(1)填料塔的有效高度H 为多少?

(2)若采用20%的吸收剂再循环,新鲜吸收剂的用量和其它入塔条件不变,则回收率为多少? 【答案】(1)传质单元高度

最小液气比为

所以

所以传质单元数

填料层高度

该过程为气相阻力控制。设计液气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