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开大学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解释性新闻

【答案】解释性新闻,是指运用大量背景材料来分析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或影响,揭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新闻报道,是一种背景性新闻。与其他新闻样式相比,解释性新闻的特点有:①从报道重点看,解释性新闻以报道“为什么”(WHY )这一新闻要素为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重点解释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 ②解释性新闻属于新闻报道而不是评论文章。它用事实说话,通过提供背景性事实材料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说明和解释。

2. 通讯结构

【答案】通讯结构通常是指通讯的表现形式,又称“通讯的骨架”。从外部形式的特征来看,通讯结构具有以下特点:①通讯的结构比较自由。通讯没有消息较固定的“格式化”的结构,是一种发展和开放的文体,结构形式多样,灵活多变。通讯的内容可根据不同的报道要求和记者的风格来安排,不同的报道内容也可写成大体相同的形式。②通讯的结构较消息的结构复杂。由十通讯的内容涵盖面广,时空跨度大,矛盾重叠,头绪繁多,记者要根据对新闻事实内在逻辑顺序和逻辑性质的认识,将复杂的新闻素材有机组织起来并给予符合审美标准的体现。因此,通讯的结构样式较多,驾驭难度较大。

3. 导语

【答案】导语是指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消息的主题,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导语的使命是介绍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揭示消息的主题,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导语的常见写法按照所含消息要素的多少可划分为六要素导语和部分要素导语。

4. 纵式结构

【答案】按照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组合和编排事实材料的一种结构形式。又称单线条过程链接法。这种结构方式较为常见,使用起来也较为简单,适用于报道有中心事件、中心故事、中心人物的事实,如有些新闻小故事、事件通讯等。这种结构一目了然的地方,即是将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直接作为通讯结构的主要线索。

5. 报道角度

【答案】报道角度,是指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侧重点。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

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选择报道角度,实际上就是选择揭示蕴藏在事实中的新闻价值的具体途径。它关系到一篇新闻报道是否能够有夺目的光彩,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对于一个具有新闻意义的客观变动,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表现,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

6. 新闻背景

【答案】新闻背景是指对于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环境和主客观条件所作的说明。它通过引用有关材料,应用交代、说明、解释、对比、衬托等手法,显现或暗示新闻事实的成因、意义等,藉以深化新闻主题,帮助受众透过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更好地理解事实的本质及其对周围事物的影响。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被称为是“新闻背后的新闻”。对它所下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来说明事实的旧事实”。背景材料不是新闻事实,是有助十理解新闻事实的必要材料,运用时务必精挑细拣,尽量控制在“必要”的限度以内。

二、简答题

7. 结合实例,谈谈目前社会观察通讯存在的误区。

【答案】社会观察通讯要求记者有高度的责仟感和主持正义的精神,深入社会、深入民众,掌握第一手材料,需要运用微观和宏观结合的纪实手法,同时应避免目前这类通讯存在的误区:

(1)媚俗、盲目追求“卖点”

社会观察通讯写作中要注意坚持与维护新闻报道的品位,不能一味迎合读者寻求刺激、猎奇的需求,将渲染凶杀、色情、暴力、吸毒、同性恋、婚外恋、走私、政治经济丑闻、离奇故事作为追求媒体“发行量”或“收听、收视率”的诱饵,而不顾社会效果。

(2)注意保护隐私权

社会观察通讯在进行调查性报道中,报道弱势群体生存状况会涉及具体人和事,容易触及一些敏感问题或个人隐私,要掌握好“度”,在运用隐蔽式采访时,也要掌握好一个“度”。

(3)严防道听途说和虚假报道

社会观察通讯报道的社会现象经常是老百姓的热门话题,社会上往往会有很多相关的传闻。这时有些记者在“抢时效”的压力下投机取巧,或以道听途说代替采访,或从见诸报端的第二手、第三手文字材料中获取素材,更有甚者,剪刀加报糊,把别人的报道抄抄拼拼就成了“社会大特写”。

(4)防止片面、偏激,以免造成负效应

①社会观察通讯不等于揭丑通讯,许多新的、“中性的”或者令人鼓舞的社会现象、社会变化,也应列人选题之内。

②写批评、揭露性的社会观察通讯,记者置身现场容易受到感染,但应以一个新闻记者应有的审慎的态度,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物,把握分寸。避免一味宣泄,甚至渲染、煽情。

(5)刹住超长风

社会观察通讯不意味着越长越好。掌握报道的篇幅,组织报道的结构,简练地写作,是这类

报道的新追求。记者应以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己任,将社会观察通讯写成研究社会间题的参考书,严肃采写,善于思考、研究,为社会把脉,透视深层问题,理性启迪受众。

8. 简述新闻界“让事实本身说话”的含义。

【答案】“让事实本身说话”是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添油加醋,不能歪曲加工,史不能“合理想像”。所报道的内容应该是确凿可信的,最好是根据记者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写成的。若是间接得来的材料,应该在报道中注明消息来源,使读者能够据此作出可信程度如何的判断。

(1)“让事实本身说话”,意味着在新闻报道中要着重描述事实,不要轻易做出结论。记者用不着把自己的主观判断妄加于人,只要把事实真相告诉读者,读者自会对此有自己的判断。在新闻报道中,发议论是下策,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若是一定要对某事作出评论,那也最好引用采访对象的话。新闻不应该包含没有出处的评论,这条原则对于维护新闻真实性有好处。

(2)“让事实本身说话”,还意味着对于有争论的问题、事物,不能凭记者个人的爱憎好恶片面报道一面之词。记者作为读者的使者,必须全面了解、如实反映矛盾双方的意见和情况,不能顾此失彼,使不了解情况的读者产生误解。

(3)“让事实本身说话”,既有客观叙事的含义,又有寓意于事的含义。我们要报道一件事,总有一定的意图,总要有所选择。事无巨细,一律网罗是不可能的。这样不仅版面不允许,也不符合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我们不能让次要事实冲淡或淹没主要新闻事实。

9. 谈谈动态消息的特点。

【答案】动态消息是报道“事件”的主要方式,是消息体裁的“正宗”。一般谈论消息,主要是指动态消息而言。我们研究动态消息,应注意它的这样几个特点:

(1)动态消息大多一事一报

动态消息的任务,是以最快的速度,报道社会与自然界的最新变动,传递最新信息。这一任务要求它着眼于“现在”,着眼于刚刚发生、正在发生着的这件事。动态消息基本上是将报道重点限定在事发当时这个时空段上,其内容比较单一、单纯。动态消息也要交待必要的背景,不过,其背景大都是烘云托月。为说明“事件”服务的。

(2)动态消息更强调“客观笔法”

在这一点上,动态消息相当于西力一新闻界所说的“纯新闻”一一“一种不加评论等(主观色彩)、原原本本报告事实的新闻。”

(3)与其他类型的报道相比,动态消息更加注重时效。动态消息是新闻报道的尖兵,是先头部队。首先是由它将新的事实、新的信息正面传达出去,其他类型的报道,可以说都是动态消息的补充和策应。客观上的这一分工,也要求动态消息必须将时效放在首位。

10.新闻特写具有哪些文体特征?

【答案】新闻特写是由消息和通讯衍生而来的一种报道形式,其文体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