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815中国古代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有关道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东汉时在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结合的基础上形成

B. 《太平经》是道教初创时的主要经典

C. 东晋的葛洪结合佛教教义使道教成为统治阶级的宗教

D. 南朝的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答案】C

【解析】东汉时在民间兴起道教,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而非佛教教义改造道教,使道教变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南朝的陶弘景是以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来丰富道教教义,南宋的朱熹则是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改造儒学。

2. 下列古史传说人物被周族奉为始祖的是( )。

A. 神农

B. 后羿

C. 后稷

D. 契

【答案】C

【解析】神农为三皇之一; 后羿为东夷族首领,以善射著称,太康时期曾夺取夏朝政权,后为亲信所杀; 契为商朝的始祖,传说简狄吞燕卵而生商契; 后稷为周朝始祖。名弃,传说姜源踏巨人足迹而生周弃。

3. 东晋政府安置北方移民和侨姓大族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以土为断

B. 侨置郡县

C. 移民戍边

D. 屯田

【答案】B

【解析】我国古代政权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对沦陷地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为其重建州郡县,仍用其旧名,这类郡县被称为侨置郡县。东晋时期,北方国土大片沦陷,侨置郡县在南方大量设置,后历经南北朝延续。

4. 明清之际,外国传教士借历算、地理和炮火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顺势利用当时中国哪种思潮?( )

A. 程朱理学

B. 阳明心学

C. 经世致用之学

D. 考据学

【答案】C

【解析】明末清初政治混乱,社会动荡,迫使很多有作为的知识分子开始探求救国救民的道理。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他重视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关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经世致用的思潮在当时被外国传教士所利用,借以历算、地理和炮火知识作为其传教的手段。

5. 考古者试图从中探寻夏文明的新石器文化是( )。

A. 大汶口文化

B. 河姆渡文化

C. 龙山文化

D. 良诸文化

【答案】C

【解析】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母系氏族文化遗址的主要代表。龙山文化和良洁文化是新时期时代后期父系氏族文化遗址的主要代表。其中,龙山文化区私有制的发展、阶级的分化更为明显,其发展同我国最早的阶级社会夏商周有着直接的联系。

6.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其体例与内容主要依据( )。

A. 《七志》

B. 《别录》

C. 《七录》

D. 《七略》

【答案】D

【解析】《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这部最早的系统性书目,是班固撰写的,简称《汉志》,属于史志书目。《汉书》十志之一,该书是作者根据刘故《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仍存六艺、诸子、方技六略三十八种的分类体系,另析“辑略”形成总序置于志首,叙述了先秦学术思想源流。总共著录图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

7. 在战国时期显赫一时的法家后来衰败下去,主要是因为法家的理论( )。

A. 不利于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 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 没有反映地主阶级的利益

D. 不借鉴古代统治方式

【答案】B

【解析】与其他诸子百家主要研究哲学及宗教不同,法家集中研究国家治理方式,提出了君主集权、富国强兵和以法治国等具体的治理措施,因而在列国纷争的战国时期受到各国君主极高的重视。但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易激化社会矛盾,从而不利于统治,故而在社会安定之后衰败下去。

8. 春秋后期,华夏诸国征服并吞并了许多周边的少数民族。其中被秦国所火的是( )。

A. 白狄

B. 西戎

C. 犬戎

D. 赤狄

【答案】B

【解析】春秋早期,戎狄的势力比较强大,华夏各小国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秦、晋等大国也受到过他们的入侵。到了春秋后期,随着华夏各国的口益强大,秦国灭西戎,晋国灭了赤狄和白狄。

9. 范缜在《神灭论》中说:“浮图(佛教)害政,桑门(僧侣)蠢俗。……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医。……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续,以至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情游,货弹于泥土。”根据材料,范缜反对佛教不是因为( )。

A. 佛教造成了社会的分裂战乱

B. 佛教破坏了家庭和亲属关系

C. 佛教防碍了政府的行政活动

D. 佛教造成了社会的经济负担

【答案】A

【解析】凭材料“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医。……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货殚于土木”可说明佛教破坏了家庭和亲属关系,成了社会经济负担; 凭材料“致使兵挫于行间,史空于官府”,可说明佛教妨碍了政府行政活动。文章并未体现出佛教造成了社会的分裂战乱。

10.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

A. 新兴的城市开始出现

B. 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 经济文化处世界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