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海事大学传热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强化凝结换热的原则是什么?从换热表面的结构来说,强化凝结换热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案】强化凝结换热的原则是:(1)尽可能减薄凝结液膜;(2)尽快排除凝结液;(3)及时排除不凝结性气体。为了强化凝结换热,应采用特殊的结构,充分利用表面张力的作用,减薄大部分表面的凝结液膜,并设置一定的通道,使凝液尽快排除。

2. 肋片高度增加引起两种效果:肋效率下降和散热表面积增加。因而有人认为,随着肋片高度的 增加会出现一个临界高度,超过这个高度后,肋片散热量反而会下降。试分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答案】(1)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2)计算公式表明,肋片散热量与以散热量不会

随高度増加而下降。

3 一维无限大平壁的导热问题,,.两侧给定的均为第二类边界条件能否求出其温度分布? 为什么?

【答案】(1)一维无限大平壁的导热问题,两侧给定的均为第二类边界条件,不能求出其温度分布。

(2)因为第二类边界条件所对应的是温度曲线的斜率,与绝对温度没有对应关系。

4. 写出毕渥数与努塞尔数的定义式,并说明它们的物理意义,比较两者不同之处。

【答案】

固体内部导热热阻与其界面上换热热阻之比;

壁面上流体的无量

的双曲正切成正比,而双曲正切是单调增加函数,所

纲温度梯度;两者不同之处在于:里面的为固体导热系数,里面的为流体导热系数。

5. 非稳态导热采用显式格式计算时会出现不稳定性,试述不稳定性的物理含义。如何防止这种不稳定性?

【答案】(1)不稳定性的物理含义是指在显式格式离散方程中,后一时刻的温度取决于前一时刻的温度,同一节点温度前的系数有出现负值的可能性。如果出现负值,就意味着该点温度在前一时刻温度越高,则后一时刻温度将越低,甚至会出现比周围节点温度还要低的现象,这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2)为防止这种导致数值计算不稳定性的现象发生,要求空间网格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从而使同一节点的离散系数不出现负值。

6. 热量、热流量与热流密度有何联系与区别?

【答案】(1)①热量Q ,其单位为J (kJ ); ②热流量

第 2 页,共 51 页

和时间网格的选取

其单位为W (kW ), 是单位时间内

传递的热量,又称传热速率;③热流密度q ,其单位为积所传递的热量。

(2)如记为传热时间,则三者间有如下的关系:

式中,A 为传热面积,

q 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

二、计算题

7.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导热微分方程式可表达为:

根据下列各条件分别简化该方程。

(1)导热体内物性参数为常数,无内热源; (2)二维稳态温度场,无内热源;

(3)导热体内物性参数为常数,一维稳态温度场。 【答案】(1)(2)(3)

8. 在一无限大平板的非稳态导热过程中,测得某一瞬间在板的厚度方向上的A ,B ,C 处的温

度分别为的距离。

【答案】由于平板的厚度远大于AC 之间的距离,利用有限差分法,当

9. 设有如图所示的一偏心环形空间,其中充满了某种储热介质(如石蜡类物质)。白天,从太阳能集热器中来的热水使石蜡熔化,夜里冷却水流过该芯管吸收石蜡的熔解热而使石蜡凝固。假设在熔解过程的开始阶段,环形空间石蜡的自然对流可以略而不计,内外管壁分别维持在均匀温度

试定性画出偏心圆环中等温线的分布。 【答案】

足够小时:

A 与B 及B 与C 各相隔lcm ,材料的热扩散率

试估计在该瞬间B 点温度对时间的瞬时变化率。该平板的厚度远大于AC 之间

第 3 页,共 51 页

图 偏心圆环中的等温线分布

10.某种耐火砖体的导热系数为

①厚度为lm 的无限大平壁的中心温度; ②截面为③

【答案】①

解方程:

②方形柱体可以看成2个厚度为0.5m 的无限大平壁的交集;由①的计算结果得:

③本问题属于三维非稳态导热问题,立方体可看成是②所计算的方形柱体与一个厚度2m 的无限大平壁的交集:

接近0.2,近似视为正规热状况阶段计算。 Bi=71.43时

处的相对过余温度:

第 4 页,共 51 页

热扩散率初始温度为40℃,

经与650℃的高温气体接触100h 后,求下列3种不同砖体形状情况下的温度:

方形柱体的中心温度;

立方体的中心温度,其中一壁面绝热。

上述三种情况下,壁面与高温气体间的复合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