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海事大学传热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了测量管道中的气流温度,在管道中设置温度计。试分析由于温度计头部和管壁之间的辐射换热而引起的测温误差,并提出减少测温误差的措施。

【答案】(1)为了准确测量管道内气流的温度,必须减少由于干扰项引起的测量误差。高温条件下辐射换热对于气流温度的测量误差可达到8%〜10%,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去除辐射换热的影响。

(2)减少测温误差的措施:加辐射隔热板。加上辐射隔热板后可将误差减小到0.5%左右(见图)。

2. 试简要说明对导热问题进行有限差分数值计算的基本思想与步骤。

【答案】(1)基本思想:把在时间、空间上连续的温度场用有限个离散点温度的集合来代替,通过求解按一定方法建立起来的关于这些点温度值的代数方程,获得各离散点上的温度值。

(2)步骤:①按所求问题的几何形状、求解精度和稳定性条件划分差分网络;②按物理条件和边界条件建立各节点差分方程,构成差分代数方程组;③求解。

3. 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以暖气片管内走热水为例)。

【答案】(1)有以下换热环节及传热方式:由热水到暖气片管道内壁,热传递方式是对流换热;由暖气片管道内壁至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导热; (强制对流)

(2)由暖气片外壁至室内环境和空气,热传递方式有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

4. 有人说,在电子器件的多种冷却方式中,自然对流是一种最可靠(最安全)、最经济、无污染(噪音也是一种污染)的冷却方式。试对这一说法作出评价,并说明这种冷却方式有什么不足之处?有什么方法可作一定程度的弥补?

【答案】电流通过电子器件时会产生焦耳热,导致温度上升,于是产生了周围空气自然对流的动力。这种冷却方式无需外加动力,亦无噪声,而且一旦停电,电子器件也就不工作了,因而也就不存在冷却问题,因而说它是最可靠、最经济、无噪声污染的冷却方式是合适的。自然对流冷却方式的最大不足是其换热强度低。一种弥补的方法是采用扩展表面,即在热表面上加装垂直放置的肋片,以增加散热面积。

5. 根据对导热系数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试说明在选择和安装保温隔热材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根据工作温度选择适合的保温材料;

(2)进行保温计算时应考虑温度对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3)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其密度在最佳密度附近,使其具有最佳保温性能; (4)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受水分影响很大,必须采取防水措施; (5)采用各向异性材料时要注意导热方向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6. 何谓黑体、白体、透明体、灰体?

【答案】(1)黑体是指能全部吸收外来射线的物体; (2)白体是指能全部反射外来射线的物体; (3)透明体是指物体能被外来射线全部透射的物体; (4)灰体是指物体的单色发射率不随波长而变化的物体。

二、计算题

7. 对于流体外掠平板的流动,试利用数量级分析的方法,从动量方程界层厚度的如下变化关系式

引出边

【答案】由外掠平板的流动的动量微分方程:

由于

而由连续性方程:

可知

因此,动量微分方程式中个项的数量级如下:

在边界层内,粘性力项与惯性力项具有相同数量级,即即:

因此有:

8. 有两平行黑表面相距很近,它们的温度分别为1000℃和500℃。试计算它们的辐射换热量。当“冷”表面温度增至700℃,则辐射换热量变化多少?如果它们是灰表面,发射率分别为0.8和0.5, 它们的辐射换热量又为多少?

【答案】由于两平行黑表面相距很近,可忽略两表面间四周的辐射热损失,认为彼此的辐射角系数为1, 计算时须将摄氏温度换算为绝对温度。两平行黑表面,单位面积的辐射换热量为:

当“冷”表面温度增至70CTC 时:

变化量:

当两表面均为灰表面时:

9. 从宇宙飞船伸出一根细长散热棒,以辐射换热形式将热量散发到温度为绝对零度的外部空间,已知棒的表面发射率为

导热系数为

长度为1,横截面积为A ,截面周长为P ,根部温度为

试写出导热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

【答案】对于细长散热棒,假设温度只在杆长方向变化,这属于一维稳态导热问题。分析厚度为dx 的微元段的导热:

微元段净导热:

微元段散热量:

由能量守恒定律:

导热微分方程:

边界条件: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