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42公共经济学之农业经济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比较优势理论有哪些新发展?

【答案】比较优势理论新发展有:

(1)熟练劳动说

美国强调通过教育、在职培训以及保健等措施培养熟练劳动力,这些措施提高了服务质量与决策水平。美国相对比较充裕的熟练劳动力供给,使得美国出日商品中的熟练劳动含量要比进日商品的熟练劳动含量多。

(2)以研究与开发为目的的产业说

美国从那些以研究与开发为目的的产业中获得了效率优势。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支出导致了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机器与技术工序的改善,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了管理技术水平。这种“知识资本”导致了更有效的生产。

(3)自然资源产业说

美国的贸易格局可以通过深入分析自然资源产业结构来得到解释。假设美国是自然资源享赋相对贫乏的国家,所以用不出口自然资源产品的办法来保存自然资源和资本。美国需要进口那些用美国方法衡量是高度资本密集型的自然资源产品。

(4)国内需求说

一种产品在国内被消费(或被投资),对于这种产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是一个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一国产品首先应该满足国内需求(偏好),然后再满足国外需求。当两个国家需求结构越是相似时,两国之间的贸易可能性就越大; 反之,则越小。需求结构的差异是由收入水平决定的,因而处于同一层次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贸易量较大。

(5)产品生命周期说

产品技术发展可分成三个阶段: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影响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也在变化,其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也会山于产品要素密集型的变动而转移。因此,不同类型的国家能够在不同阶段上享有比较优势。

(6)产业内部贸易说

小同国家专门从事一个可选的差异性产品,由于每个国家总有一此人小愿意趋同本地大多数人的口味,产生相似产品存在着进口与出口。

2. 试分析农产品交易的市场环境条件、主客体特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影响。

【答案】(1)农产品交易的市场环境条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①农产品交易的市场设施条件

硬件设施越完备,交易越顺畅,农业龙头企业越容易在市场上购买到所需要的农产品。 ②农产品交易的法律法规条件

法律法规越完善,交易越顺畅,交易成本越低。要达到这些法律的要求,仅靠市场交易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经营组织形式的创新。

③农产品交易的其他环境条件

a.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

加入WTO 后,企业及其战略在农业国际竞争当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农户必须通过某种形式的企业连接,提高组织化程度。

b. 国家对农业实行的保护政策,特别是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实行的扶持政策

如果一个国家实施一系列的“绿箱”农业政策,就有利于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

c. 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农产品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水平提高以后,可能使农产品的差异性增大,使企业运用新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更深更精的加工成为可能。

(2)农产品交易的主客体特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①农产品特性农产品的生产属性、自然属性、质量属性和消费特性等对交易特性有非常大的影响。农产品特性通过影响农产品的交易特性进而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a. 农产品的生产属性

农产品的生产属性主要指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生产投入品要求的高低以及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短。

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生产投入品要求较高的农产品,在交易过程中的资产专用性提高,需要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农产品生产周期越长,不确定性越大,可采用合同制或一体化经营等组织形式。

b. 农产品的自然属性主要指农产品体积的大小、易腐性和易损性。

如果农产品的体积很大,则运输成本增加,销售半径缩小,销售的不确定性扩大; 如果农产品容易腐烂变质,那么就需要及时销售和处理,就需要在加工、包装、储藏和运输过程中投入专门的设施和技术,这样就会出现较高的交易频率、质量的不确定性和资产的专用性。

c. 农产品的质量属性是指其质量的可考核程度。

农产品质量具有经验品和信仟品的特性,市场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失灵。

d. 农产品的消费属性主要指农产品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

用途比较单一的农产品,如果没有稳定的交易关系,农户就会面临很大的交易风险。

②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特征

a. 农户的经营特征

农户的经营特征主要表现为农户的经营规模、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专业化的经营大户更倾向于和农业龙头企业结成某种更为紧密的关系。

b. 农业龙头企业的特征

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特征主要指经营目标、经营规模、经营产品、产权结构等。

股份制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按股分红; 合作社的经营目标具有双重性,即对外追求盈利性,对内要为社员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利润按交易额所占比例分配为主。

经营规模大的企业有更多的专用性资产投资,可能拥有更高的品牌价值,信用程度较高。

3. 什么是土地? 土地的自然和经济特点有哪些?

【答案】(1)土地的定义土地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连的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植被等一切自然条件。

(2)土地的自然特性

①土地是自然的产物,面积是有限的

a. 内容

土地面积有限性,不仅是指整个地球、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土地面积有限,而且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林、牧、渔各类用地都是相对有限的。

b. 意义

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土地资源; 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使有限的土地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

②土地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

a. 内容

土地本身不能移动一一土地总是与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联系,不像其他生产资料可根据需要而转移其存在的位置;

土地人造物不能移动一一为改造和利用土地所进行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一经与土地结合,便不能分离。

b. 意义

纵向一一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改造土地;

横向一一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区的土地资源;

人造物一一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决策决不能草率,必须长远规划,讲求投资的长期效果。 ③土地能永久利用,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

a. 内容

十地只要合理利用,对农作物起培育作用的十壤肥力小仅小会耗竭,反而会小断提高,成为一种永续利用的生产资料。人工肥力与自然肥力融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经济肥力。

b. 意义

为解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同土地面积有限的矛盾展示了光明的前景。

④土地生产力具有差异性

a. 内容

土地生产力就是指土地生产农产品的能力,由于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性及成土母质中的矿物元素分布不均匀,即使在两块相近的土地上投人同样的活劳动和物化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