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题库>第十五节病毒性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 . B淋巴细胞反应
B . T淋巴细胞反应
C . T、B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
D . 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E . 病毒对细胞的直接损伤

可治小儿夜啼的药物是()。 石决明。 钩藤。 蝉蜕。 天麻。 牛黄。 患者,男,39岁。近3日来,两胁胀痛,时有恶心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腻。治疗除取期门、太冲、支沟穴外,还应取()。 合谷、丘墟。 内庭、三阴交。 阳陵泉、足三里。 内关、行间。 足临泣、曲池。 10个月女婴,生后母乳喂养(母以素食为主),面色苍白、不喜动2个月,体格检查:精神呆滞、面色苍黄、头发稀疏淡黄,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平软,肝肋下0.5cm,脾肋下未及。RBC2.5×1012/L.Hb60g/L,MCV96fl,网织红细胞0.010。外周血涂片成熟红细胞以大细胞为主。最可能的诊断是()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感染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临床表现为斑疹色红如玫瑰、脱屑如糠枇的皮肤病应为() 风热疮。 黄水疮。 蛇串疮。 热疮。 湿疮。 10个月女婴,生后母乳喂养(母以素食为主),面色苍白、不喜动2个月,体格检查:精神呆滞、面色苍黄、头发稀疏淡黄,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平软,肝肋下0.5cm,脾肋下未及。RBC2.5×1012/L.Hb60g/L,MCV96fl,网织红细胞0.010。外周血涂片成熟红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引起本例贫血的病因是() A.相关营养素摄入不足。 血液丢失。 肠道吸收不良。 骨髓功能障碍。 红细胞破坏增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由于B细胞表面有EBV受体,故EBV主要感染B细胞,导致B细胞表面抗原性发生改变,继而引起T细胞防御性反应,形成细胞毒性效应细胞而直接杀伤携带EBV的B细胞。

在线 客服